2)第657章 省报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标志。以后的岁月,提起韩屯村,人们就会想起苜蓿猪。

  别的不答应,地委招待所的要求得答应,他们招待的可都是领导。

  火腿肠和速食面,他们各要了十箱,鸡蛋面一次拉走了五十箱。要不是后车厢装满了,估计他们还得多要。

  他们在产品展示厅,看到方便袋,每种要了十把,一共要了二千个方便袋。

  不论他们要多少,都是按照出厂价结算的,蔬菜不包括在内。

  结果他们还没走,其他县的车辆也到了,而且来的都是招待所的人。

  全区除了临水的郊区有十几个温室大棚,就只有韩屯村有了温室大棚了,而且是三十个大棚,别管什么青菜,总能买回去些。

  农业组的人,全都集中在温室大棚里收菜。

  地区和各县招待所的人,大部分都认识,他们互通信息后,全都顺带着捎带各种食品。

  工厂的产品,要多少都有,活鱼就得现捞,莲藕也得先挖,他们倒是不急,还跟着去看热闹。

  由于他们的到来,韩屯村一时间鸡飞狗叫。他们都指名的要活的鸡鸭鹅,就连鸡蛋和鸭蛋都买。好几个临水南面的县,缠着要买苜蓿猪,他们都表示,自己可以等。

  他们的说法是:“我们领导可是说了,韩屯村的屠宰线,这边进活猪,那边出来就是白条猪,半个小时就劈成了两半。

  领导交代我们了,不论价格高低,都得把苜蓿猪给买回去,你说我们敢不等吗。”

  各县的招待所用猪肉,韩屯村肯定不能提价,既然他们愿意等,只好给他们临时宰几头。

  虽说是县级的招待所,他们要的东西,一点也不比地区招待所的少,主要是他们里韩屯太远了,来一次不容易。

  第二天地区招待所,就打电话要苜蓿猪,而且点名要五只青山羊,还拉走了速食面和火腿肠各五十箱。

  令人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的几天,各公社也陆续来人,他们不要猪肉也不要鸡鸭鱼,是专门来买速食面和火腿肠的,也有捎带着要咸鸭蛋和鹅蛋的。

  看来,韩屯送出去的赠品真的发挥了作用。赵芳她们展示厅的人,有时候忙得午饭都顾不上吃。

  八四年的元月二号,韩屯村上了省报头条,报道的题目就是用的韩屯村专题片的名字,《红旗下前进的韩屯村》。

  其中的副标题就是《一碗面吃出来的灵感》,大篇幅报道了地委领导韩援朝。速食面和火腿肠,也随着这篇报道,在全省打响了名号。

  人们难以置信,一个不到三百人的小村庄,靠着一个灵感,填补了国家的两项空白。

  全省的商业系统和粮食系统,通过各种渠道,齐聚韩屯。赵芳她们产品展示厅,开始忙碌起来,接待任务逐天加重。

  韩屯村的经营宗旨,借鉴震宇公司的理念,概不赊欠。几年后单位之间的三角债,拖垮了多少企业。

  国外的速食面和火腿肠,在内陆城市滞销的原因,有价格偏高的因素,大部分还在于宣传力度不够,人们根本不知道还有这种食品。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