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2章 专题片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的口音,还有个笑话:服服(叔叔)服服,您家水缸里掉了个老服(老鼠),淹类服噜服噜(噗噜噗噜)。

  悠悠只好一句一句的教,碰到口音差别大的,一句话能教半天,总共半个小时的解说词,教了一个星期才勉强过关。

  接待工作不光是口音的问题,还有个举止习惯问题。赵芳跟着外出参观过,见过小靳庄的接待员,还算比较适应。

  其他人员就不行了,背的滚瓜烂熟的解说词,往人前一站,顿时卡壳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脸皮薄就练,悠悠和她们磕上了。拿出排练节目的劲头,语言配合着动作,一段一段的练。

  先在几个人之间练,在家里人面前连,再在村里人跟前练,最后在工作组的领导那里练。

  循序渐进,变化着花样的练,半个多月后,总算把她们锻炼出来了。

  用景芝的话就是:“悠悠把我们给练傻了,就是做梦都在背解说词,那里还顾得上害怕。”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十二人总算是能落落大方的站在人前,充满感情的给人讲解了。

  目前没有接待任务,可悠悠对她们的要求是,每天上班后,先练习一遍解说词,反正上午九点以前,来买产品的人很少。

  熟能生巧,悠悠就是让她们在梦里也能熟练的进行解说。

  新招收的工人,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培训工作,由专家组和科技大的师生来承担。简单的培训过后,根据他们各自的表现,全都安排到合适的岗位。

  韩屯村给所有的职工,都制作了专门的工作服,每人两套。胸前都印上了各厂的名称,从工作服上就能区分出工人是那个厂的。

  个别的车间,还得在工作服外,穿上隔离衣,隔离衣上也都有车间的标志。

  隔离衣只能在车间里穿,工作服就成了工人们的标志。在厂里穿,在家也穿,出门穿办事走亲串友更得穿,只有下地干活,才舍得把工作服脱下来。

  工人就位了,韩屯速食面厂和火腿肠厂再次进行试产,根据生产情况继续进行调整。

  在这期间,山本和他的团队,没少出主意。速食面和火腿肠这两项技术,在日本都有比较成熟的经验,他们又是这方面的专家,对韩屯村的帮助真的挺大。

  工厂真正的运行起来,比起以前,工人还是比较轻松的。每天虽说是八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可由于是两班制,下午两点交班,和农村平时的劳作相比,相当于只干了半天的活计。

  就是上班的这八个小时,中间也有一个小时的轮流吃饭时间,实际上班的时间,就是七个小时。

  韩屯村的民兵,就比较辛苦了,他们夜间得轮流值班巡逻。十个人一班,五天就得轮到一次。

  现在夜里温度下降到零度以下,村前的塘子坑里,水面已经开始结冰。民兵夜里一个小时巡逻一次,还是比较辛苦的。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二爷的麦芽糖厂开工了。看了二爷制作麦芽糖的过程,悠悠才算明白,麦芽糖为啥得等上冻才能制作了。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