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8章 千亩荷塘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也不好玩。”

  他俩刚来的时候,智茹领着到处跑,见人就说这是俺弟弟和妹妹。现在却总是躲着他俩,原来是嫌弃俩人黑了,不漂亮了。

  这孩子,从小就喜欢漂亮的东西。这都快十岁了,咋还这样。

  全村四十多个孩子,都聚在一起玩。悠悠带着孩子们,在岸边的护村林里,开辟了个简单的活动场地。

  用草席围了两个简单的更衣间,游累了就上岸休息。护村林下打扫干净,摆上一圈课桌,西瓜甜瓜酸梅汤随意吃喝,饿了就煮鸭蛋吃。

  鸭蛋是男孩子下水摸的,锅是悠悠提供的,护村林下有的是干树枝。

  西瓜和甜瓜是孩子们兑钱买的,智茹负责收钱,狗剩和迪迪俩人负责买。村里的瓜园里各种瓜都有,价格特别便宜,五分钱一斤,今年的工人多,不用出村就卖完了。

  酸梅汤是悠悠友情赞助的,这是悠悠家的代销点新上的冷饮。盛放在门外的两个保温桶里,和大碗茶价格一样,每碗一分钱,冰凉酸甜,消暑又解渴。

  五十升的保温桶,一桶酸梅汤才卖二元钱,村里人都说姥姥卖不够柴火钱,姥姥本来也没准备赚钱,就是给工人们提供个消暑的饮料。

  姥姥在代销点的门前放了俩煤球炉,上面的壶里时刻煮着酸梅汤,开了就放到自来水里津凉,然后倒进保温桶里。

  保温桶的旁边,放了一摞瓷碗,还有一个存钱盒,桶上贴着价格,一分钱一碗,自己放钱自己倒。

  村里人和工人都喜欢喝酸梅汤,保温桶前基本没断过人,有人连着喝两碗。

  给不给钱没人管,给多给少没人管,全凭自觉。每天的晚上,家里的孩子们把钱倒出来,围在桌子旁点钱,收入都在十元以上。

  酸梅干三毛钱一斤,一斤冰糖一元,一天十个煤球五毛钱,不到二元的成本,收入挺可观。

  看着每天的收入,姥爷说:“没想到大碗茶,还真不少挣。怪不得京都的街头,每到夏天都有那么多卖大碗茶的。”

  孩子们吃喝完,就开始学习,做作业,阅读课外读物,开展兴趣活动。

  早上和傍晚凉爽,孩子们开着村里的拖拉机,去河滩割苜蓿草,分工合作,割的割,装的装,运的运。

  村里的猪羊鸡鸭鹅和牛驴,集中喂养,全是孩子们割草喂的。放假这样,开学也是如此。

  外来的人员看了,都说韩屯村的孩子们懂事省心,还特别的有能耐。他们都说:“别说咱们的孩子了,就是咱们自己,有几个会开拖拉机的,你看韩屯村里,六七岁的孩子,都赶开着跑两趟。”

  “人家的孩子可不光会开拖拉机,还会说外国话那,孩子们在一起,叽里呱啦的说的都是外国话,小的跟着大的学,比老师教的都好。”

  “这咱可比不了,你们看到了吧,韩屯这么小的村子,出了十来个大学生,大的带着小的,可不是越来越好。”

  天黑看不清人的时候,村里的妇女们,也喜欢到孩子们的泳道里洗澡。韩屯村就有洗澡堂,不过夏天大伙习惯在水塘里洗澡。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