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2章 新机器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块,二百八十多万元,建个五千锭的小型纺纱厂,资金基本上够了。

  他们现在急需的是架高压电,这俩队单独行动,也不和其他队联合了。他俩队的村台也是单独的,离韩屯最近,不足一华里了。

  韩屯村再上两个新厂,用电量剧增,也得更换变压器。洪城的王书记当场表态,马上安排供电局施工。

  最后,高主任宣布了一个好消息,经地委和黄委结合,国家出资给韩屯增加五百亩的村台,石庙村建纱厂的俩生产队增加二百亩。

  用工就近解决,垫村台的民工队,完工就调过来继续干。按照现在的进度,农历的三月底前就能完成,回去正好春种。

  一百亩的村台工钱就得七万五千元,伙食费也得三万元,加一起得十万元。仅此一项,国家就投入了七十多万,力度还真是大。

  看来,为了建成新农村的典范,地委真是下了决心。

  韩屯村和石庙的两个生产队,村干部欢喜无比,纷纷表示感谢。石庙其他的几个生产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各自唉声叹气,倒是没一个出声的。

  自此开始,石庙村彻底的拉开了距离,差别越来越大。

  韩屯村原来就有40亩防台,在建的60亩村台即将完工,再增加500亩,加一起就是600亩了。

  这么大的工程,不是国家统一组织,靠村庄自己,三五年的时间都不一定能完成。

  会议进行了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了,工作组的几个领导简单的交换了意见。他们认为韩屯村的初步方案,非常可行。石庙村的工作,刚开了个头,还有大量的工作。

  他们来的时候,李专员亲自送行,特意的告诉他们,石庙村大有潜力,是个隐形的万元村,要他们下大气力,把这个村的建设搞上去。

  最后,高主任决定,三个局的工作人员留在韩屯,开始村庄建设的规划和设计,他们几个组长带着小李,去石庙做群众的动员工作,下午就开始行动。

  县委王书记安排张集公社,派个专职人员给工作组服务,帮助联络群众。高主任倒是没拒绝,让小李在房间里给安排个床位。

  高主任特意的提出,去石庙带上投影仪,安排小李跟着悠悠学习投影仪的操作,毕竟悠悠是在校学生,得以学习为主。

  机灵无比的小李,操作起投影仪来,畏手畏脚,小心翼翼的不敢大胆操作,恐怕手脚重了,把仪器摆弄坏了。

  想来也是,现在电视非常的稀少,人们见的最多的电器就是收音机了。录音机算是大件,一年的工资都不够买一台录音机的。

  现在的录音机有个致命的毛病,那就是用的时间长了机器发热,操作稍不注意,就容易卡磁带。

  一盒正版的磁带五元钱,卡一次离坏就不远了,这可是三四天的工资,十来天的饭钱。

  投影机比电视都稀少,小李能放开了才奇怪。

  一直到吃午饭,小李还是不能独立操作。

  不知道他们是咋协商的,工作组尽管带着锅碗瓢盆和米面油,也没有真正的开伙。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