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3章 方便面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寄过两次。”

  “老骡子”疑惑的问道:“老话说:三滚饺子两滚面。用开水泡上就能吃,援朝,那面条是炒熟的吗?俺倒是会做炒面,用热水调开就能吃。”

  这个问题韩援朝还真回答不上来:“具体咋做的我也不知道,咱们的面条是直的,速食面和面条的粗细差不多,可就是弯曲的折叠在一起,二两一个面块,加上一包调料,用密封的塑料袋包装着。

  听王主任说是港岛生产的,价格是高了些,二两一袋五毛钱,够买一斤面条的了,可买的特别好。

  尤其是年轻人,忙的没空做饭,下饭店吃不起,成箱的买回去当主食。”

  “一斤都合两块五了,比午餐肉罐头都贵,这钱挣的也太容易了。秀芹,你能帮咱买到这机器不,咱要是能做这面条,比干啥都合适。”“老骡子”两眼放光,兴奋的问悠悠姥姥。

  悠悠姥姥也是头一次听说速食面,她看了一眼悠悠,见她点头,才回答说:“我回去就给建业打电话,问清楚再说。”

  速食面韩援朝不了解,悠悠太熟悉了,自面世就盛行不衰的方便面,是人们公认的垃圾食品,可依然跻身于主食之列,成为快餐的首选食品,更是悠悠电子商城经营的主打商品。

  只是没想到,在八十年代初期,方便面就进入了刚刚改革开放的华国。

  悠悠暗自鄙视自己,还真让姥姥说对了,光长个子不长心眼,越大越懒。

  主要是自己安于现状,忽略了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即便是不出门,有智脑这个万事通,对社会的发展趋势还是能大概了解的。

  其实,不用咨询智脑,悠悠对方便面的了解也很详尽,毕竟是自己商城里的主打商品。

  方便面,又称快餐面、泡面、杯面、快熟面、速食面、即食面,香港则称之为公仔面,是一种可在短时间之内用热水泡熟食用的面制食品。

  1958年8月25日,世界上第一份方便面“鸡肉拉面”正式上市,方便面的发明者是岛国人。

  70年代,华国第一袋方便面“诞生”在上海益民食品四厂。制造这方便面的机器是华国自己制造的土设备,年产量仅20吨。

  80年代,从岛国等国家和地区引进的100余条生产线在全国迅速“开花“。

  到90年代初,全国方便面生产线已达280条,年生产能力达70万吨。其中华丰牌方便面是方便面一哥,完成了方便面的普及教育。

  1992年,台资企业康师傅进军大陆市场,推出最适合大陆人口味的红烧牛肉碗面。

  90年代中期:更多品牌问世,也衍生了多种口味的方便面。

  90年代末:方便面市场基本正式被两大巨商控制——康师傅和统一,并出现方便随时食用的桶面。出差或者出去旅游,人们总习惯买点方便面带着。特别是火车上,到了饭点,满车厢都是方便面的味道。

  2000年后,方便面品牌由“两家争霸”变为百花争鸣,出现今麦郎、白象等多种品牌。

  各种口味也层出不穷,面饼也从单纯的方形面饼,演化出更方便浸泡的圆形面饼。

  有油炸方便面、非油炸方便面;有袋装、碗装、杯装;还有杂粮非油炸方便面、玉米方便面、方便粉丝等等。

  2010年方便面的全球销售量超过千亿包,全世界平均每人消费15包,达到了方便面销售的顶峰。

  华国方便面产量达到498亿包,占世界总产量的1/2;国人消费掉的方便面占全世界1/3,成为世界方便面产销第一大国。

  随着生活节奏加速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不单单考虑食品的快捷性,更多方面开始关注食品的健康、绿色、时尚等诸多因素。

  一直到2050年,科学技术高速发达,可方便面依然占据速食食品的首位,产量稳定在千亿包。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