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0章 座谈会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村家家都是万元户我也信。

  你们就俩加工厂,洪城县和你们一样的有的是,没听说收入这么高啊。”

  石支书给他解释:“李书记,我们村的万元户靠的是养猪。说起来还是韩书记他们爷俩的功劳。

  从七五年俺们这里的河滩上,开始长苜蓿。开始大伙不认识,韩书记告诉俺们是苜蓿草,是上好的饲草。

  韩书记交给俺们用苜蓿科学喂猪的办法,帮着俺们买猪仔,韩支书帮着俺们卖猪肉。

  这苜蓿草可是好东西,一年能收三四季,夏天喂鲜草,冬季喂干草粉,猪羊鸡鸭都能喂。

  用苜蓿喂牲畜不用添加别的饲料,长的还快,猪半年就能长到二百多斤,鸡鸭天天下蛋。

  俺们庄稼人有的是力气,自打有了苜蓿草,大伙养猪越来越多,从每户两头到现在的十头,而且是一年养俩茬。

  即便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一年也养四头猪。一头二百多斤的大肥猪,除去十多元的猪仔钱,能剩二百多块钱,二十头猪就是四千元。

  七、八年过去,谁家不攒个万儿八千的,双万元户也得有。韩屯村应该都是双万元户。

  他们村家家喂百十只鸭子,一只鸭子一年下三百个鸭蛋,能买三十元,一百只鸭子就是三千。”

  李专员开怀的笑着对他说:“石支书,你这一说我才知道,感情在我眼皮子底下,藏着俩万元村。回去你和老韩俩人准备一下,去全区巡回演讲,把你们的养殖经给我传出去。”

  石支书赶紧推辞:“李书记,你这活计俺可不敢接。不是俺不去,俺们这俩村的养殖经,别的村还真学不了。

  喂猪羊没饲料不行,早些年没东西喂,各家就喂一头猪,一年能长到一百二十斤,够食品站的收购标准,就是喂的好的,好多人家两年养成一头猪。

  土地承包到户,粮食产量提高了,饲料也富足了,家家户户喂的猪都是二百多斤的特等甲。可养的多了,还真喂不起。

  说来也怪,苜蓿草就俺石庙和韩屯村后的大洼里有,这几年黄河连续发水,也没把苜蓿草淹死,水退了就新长出来。

  也是上天眷顾俺们,这几年黄河连续往北滚,俺俩村各多了上千亩的河滩地,要不是这样,哪能喂得起这么多的猪羊。

  近两年,苜蓿草才沿着河岸往外扩散了十多里,稀稀落落的也没俺们这里长的好,他们一年最多养两头猪。”

  悠悠听到这里,忍不住的在心里嘀咕:“长好了才怪!”

  这两年附近的人们都知道苜蓿的用途了,特别是沿河岸的村庄,看到自己村的河滩上有苜蓿草,刚长出来就割,有的连根挖。

  悠悠撒了几次种,也没长起来,就放手不管了。野草割不尽,稀稀落落的还是留下来一些。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石支书说的,石庙和韩屯的河滩地多,上千亩的河滩地,才给人们养殖提供了富足的饲草。

  韩屯的河滩地更多,饲草随意割,剩余的村里组织统一收割。石庙村连河滩地都分到各家各户,队里想养猪也没了饲草。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