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9章 织布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两旁分别是卧室和书房,都是四十平方的大房间。卧室自带独立的卫生间和更衣室,书房内也有个小套间。

  二楼的格局和一楼大致相同,卧室和书房各带一个二米的阳台,客厅和阳台相通,阳台和客厅都是落地的大玻璃窗,采光非常好。厨房和餐厅被设计成一个大卧室。

  三楼的风格就变了,上楼就是个宽敞的大活动室,前面是四十个平房的大露台,书房的小套间改为卫生间。

  三楼也是落地大玻璃窗,露台用的是白色的大理石栏杆。悠悠最喜欢的是三楼的房顶,倾斜的顶面涂着蔚蓝色的颜色,间插着朵朵白云,像极了蔚蓝的天空,宁静而悠远。

  所有的房间都装上了暖气,不仅管道内置在墙体里,就连暖气片都用镂空的装饰板包上了,成了漂亮的装饰。

  村纺织厂循环下来的热水,免费给村民使用,冬天供暖,一年四季供热水,村民在家里随时能洗澡。

  可这么漂亮的别墅配上破旧的家具,看着就辣眼睛。各家的客厅里,都有崭新的三抽屉办公桌和两把木椅,看来是村里统一配备的。

  其他的就是以前的旧家具了,五花八门一家一个样。高桌子长凳子,好多人家连吃饭桌也摆在客厅里,简单的家具显得客厅更加的空旷。

  房间里的家具和客厅一样,大部分是以前的旧家具,简陋的木床木柜,很少人家有大衣橱。简陋的家具虽然破旧,但都擦拭的干干净净。

  二三楼的房间好些就是空的,连破家具也没有。不过每个房间都摆着一双鞋,说是添人气。

  村民说:“俺们沾了老奶奶的光,住上了这么好的楼房,又大又结实,能住下老少四辈,几辈子都不用愁房子。”

  原来,靳耀华家在村里的辈分长,他母亲是村里辈分最高的,老少都喊老奶奶。

  客厅明亮的大玻璃窗前,几乎家家都有织布机,大部分织布机是新的。

  妇女们在织布机上忙碌着,脚蹬手搬,木梭来回翻飞,令人眼花缭乱。悠悠想到了一句诗词: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老骡子”对织布感兴趣,几句话交谈下来,就坐到了织机上,亲自动手织了起来。她老人家干活手脚就是快,一会的工夫就织了一尺多。

  机纺的合股线光滑结实,粗细一样,织起布来轻快省力。她喊过来赵芳:“三档,你上来试试,可真省劲。我干活毛糙惯了,织布最好拽断经线,这合股线真结实,织这么老长一次都没断线。

  我还得去买些合股的线,俺闺女出嫁的时候,都没陪送嫁妆,我也得和二爷学,给闺女补嫁妆。”

  她老人家说到做到,拉着悠悠回到门市那里,自己一个人买了二百斤的合股线,装到了车顶上。

  要不是车顶装满了,估计她买的更多。

  平原地区率先在全国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七八年底小靳庄的耕地就承包到户,至今没变。

  种棉花机械化程度低,大部分靠人工管理,可也没有“三夏”那种大忙季节。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