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7章 卖线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处都是机器的轰鸣声,说话都是用喊的。

  每到一处,讲解员指着车间门上方的标示,只是简单的介绍是什么车间。

  工厂的正门朝南,整个工厂的南面,都是朝外的门市,大门外热闹非凡,门市的前面排着好几个长队,足有上百人。

  尤其是棉花收购门市前,一辆辆装满棉花的地排车,排起四个长队。据讲解员介绍,全县的棉农都来这里卖棉。除了刮风下雨,基本上天天如此。

  另一个排长队的门市是卖棉线的,而且是染色的棉线。有细的单股纱,也有粗的合股线。打好的拐子线,一两一把,一斤一捆。

  买线的大部分是妇女,她们都拿着提前算好的清单,相互交流着织布的花样。

  讲解员自豪的说:“我们村工厂纺出来的棉线,格外的结实,织布不断线,根本不用浆。

  另外,我们卖的是染好的棉线,颜色鲜艳不褪色,织出来的布穿烂了颜色也和新的差不多。”

  她的话男人或许不明白,可妇女懂行啊。“老骡子”激动的说:“我得多买些带回去,这不用纺不用染不用浆的,织布得省多少事。”

  讲解员一听就笑了:“开始我们也不对外零售纱线,自己村里的妇女都在工厂上班,没空纺线,织布就在厂里买,用过就知道好处了。

  附近村庄的妇女知道了,托亲戚求朋友帮着买,棉线的零售量越来越大,后来干脆开了对外销售的门市,就成了你们看到的这样。”

  赵芳不解的问:“我看着你们村卖的布,质量也挺好,咋还自己织布。你们村的妇女都上班,还能有时间自己织布?”

  “俺们上班是三班倒,每天八个小时,剩余的时间种地干活足够了。

  我们村工厂织的布确实好,不过做床单被褥不如自己织的粗布厚实平整。

  再说了,自己织的布便宜啊。全部用买的线,一勾子布细线一斤半,合股线二斤半。

  我们卖的线不论粗细,都是两元钱一斤。粗线织的床单才5元钱,细线织的被褥3元钱。

  厂里卖的床单布每尺0.68元,15尺布做个床单就是10.2元。被面0.48元一尺,14尺一床被面6.72元。

  自己织和用钱买,价格可是差了一倍。再说了,自己织的粗布,比买的厚实多了,就是用单股细线织出来的粗布,也比哔叽呢厚,起码多用两年。

  你们看到了吧,来卖棉花的回去都捎些纱线。现在我们这里,很少有纺线的,织布都来我们厂里买染好的线。”

  赵芳大受启发,赶紧说道:“听你这一说,我得多买些回去,老四老五都大了,也该准备嫁妆了。她们上学没时间,光靠俺娘自己纺线可不够用,有了这现成的棉线,可省大事了。”

  几个男爷们听赵芳她俩买棉线,还这么多的好处,全都要买,让“老骡子”和赵芳帮着拿主意,看买什么颜色的合适。

  花样不同用的颜色特不同,到底每样颜色的棉线该买多少,赵芳算来算去犯了难。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