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4章 外汇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室大棚,俺们可以去他们村学习,离家近方便。”

  岳书记看着悠悠舅姥爷,赞叹的说:“老哥,您们村发展挺快,我抽空也去你们那里取经。”

  韩玉林不好意思的说:“我们村就一个大棚,才建了两年,和你们没法比。”

  大岳庄的麦场旁边,整齐的排列着十个玻璃温室大棚,每个大棚一亩地。

  隔着明亮的玻璃,就能看出里面的各种蔬菜,长势喜人。

  韩玉臣的注意力都在那台联合收割机上,围着机器转了几个圈子,开口询问:“岳书记,你这机器用了得有二十多年了,保养的可真好,和新的一样。”

  岳书记笑着回答:“我们这十几种机器,就这一台最早,是56年的。中间坏了一次,全省都没有会修的,还是从东北农场请来专家修好的。

  它可是我们全村人的宝贝,一台机器能顶上百人。不瞒你们说,我们村的年轻人,好多就没割过麦子,离了它还真不行。”

  旁边有位老农嘟囔道:“现在的年轻人,何止是没割过麦子,好些连地都没下过,咱们村要是和别的村那样,把地分到各家各户,好些人家都得撂荒。”

  听了他的话,悠悠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在大棚里忙碌的,还真都是年龄偏大四五十岁的,一个年轻人也没有。

  韩玉臣惊讶的说:“你们用了快三十年的收割机,俺这可是头一次见。早就听说苏联老大哥先进,人家三十多年前造的机器,咱到现在都没听说过。”

  岳书记给大家解释:“我们村原来住过一个苏联的专家团,村里的大部分机器,都是他们赞助的,说句实话,俺们村多亏了他们,才能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

  他们县委的同志咳了几声,岳书记笑着说:“不说了,俺这也是看到这两年国家改革开放,才敢秃噜几句。”

  韩玉臣转头就问悠悠姥姥:“秀芹姐,你给大卫打个电话,问问他们国家有这机器不,要是有的话,帮咱们也买一台,贵贱咱都要,这机器可太好了,得节省多少劳力。

  每次麦收,咱村的肉联厂都得停三天工,少挣多少钱,大伙起早贪晚,累得贼死。”

  “好,我回去就给大卫打电话,他们国家没有,我就问建业,让他给帮忙,这事包在我身上。”悠悠姥娘是看到悠悠点头了,话说的特瓷实。

  援朝舅舅赶紧声明:“姑,您只能用京都分公司的外汇了,临水分公司的那些外汇,我可都安排好了。”

  悠悠姥姥笑了:“行,我自己想法去,京都那边的外汇,刘冉四叔比你盯的还紧。”

  石庙的那俩队的队长,赶紧凑了上来:“姐,您费心给我们队里也买一台呗,俺们回去就安排队里的妇女,啥活都停了,全部给大卫做鞋垫,一年不够俺们做两年。”

  李专员到底是分管农业的,他见多识广。“石支书,你们还真会沾便宜,这联合收割机价值五十多万,靠做鞋垫换,二十年差不多。”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