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0章 典范村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里人苦啊,上山下山全靠人力挑,山路崎岖,马车都过不去。果子再多,运不出去也换不了钱。”

  韩玉林南征北战,见识的多:“望山跑死马,这连绵的山区,通公路的极少。

  咱们到县城几十里,他们离公社几十里,光靠人力运输,还真是困难。”

  悠悠姥姥说道:“俺听说山区的妇女,有的一辈子都没出过村。”

  一直到晚上七点多,总算是到了目的地的县城。十一个小时的车程,才跑了七百多公里。

  悠悠嫌慢,二爷感慨:“传说千里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俺看这汽车比千里马快,一天就跑一千五百里。

  共产党领导的就是好,能造出这么好的车子。历朝历代几千年,谁能想铁疙瘩跑的比马快。”

  由于事先联系好了,他们县委的同志在招待所里等着,吃住都安排好了。

  悠悠和姥姥一个房间,简单的吃过晚饭,回房间娘俩就进了空间,洗了个贵族浴,没出空间就睡熟了,幸亏有智脑叫醒。

  第二天早上六点就起床,早饭小米粥馒头四个咸菜,七点准时出发。

  县城的周围的地势倒是平坦,半个多小时过后,才看到低矮的山头。

  和昨天看到的山区不同,这里的山上载满了低矮的桑树。现在刚开始抽芽,远远望去,一片嫩绿。

  往前走了十多公里,眼前景色大变。整齐的街道,平坦的柏油路,一排排红砖红瓦的两层楼房,在长青的松树衬托下,特别的醒目。出墙的杏花,分外妖娆。

  车子停在村前一座三层的大楼前,楼顶三个一米多高的金字:大岳庄。

  悠悠豁然开朗,原来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典范村。这两年它的名气可是比大寨高多了,报纸广播电视都在大力宣传。

  楼前宽阔的广场上,耸立着一座高大的汉白玉伟人挥手雕像,令人肃然起敬。

  雕像的前面,有个人工喷泉,喷涌的泉水变换着形状,潺潺流淌。

  绿化树木和花草错落有致,地面上铺着光滑的大理石,干净的能映出人影来。

  洪城县委办的同志下车就说:“百闻不如一见,这大岳庄的村办公室,比咱临水各县政府都大气,咱们的办公室全都是平房。鲁东地区确实先进,村级都是办公楼。”

  他们县陪同的同志不自然的笑道:“我们县委的办公条件和你们一样,也是平房,和大岳庄没法比。”

  一行人被迎进宽敞的会议室,简单的介绍后就开始播放新闻纪录片,他们村竟然有自己专门的放映机,看来平时没少接待外来参观者。

  八一电影制片厂专门录制的《前进中的大岳庄》,时长四十分钟,详尽的介绍了大岳庄的发展史,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新成就。

  大岳庄地处丘陵地区,村里的土地全部栽植桑树,祖祖辈辈养蚕缫丝织绸缎,是江北著名的丝绸产地。

  解放前以家庭式经营为主,父亲传儿子,师傅带徒弟,规模越来越大,人口也越来越多,是周边百里以内有名的大村庄,全村四千余人。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