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6章 招女婿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步进入共产主义。”

  “咱整天喊共产主义,谁也没见着,来这里后俺才知道,共产主义是真好。大伙看到了吧,他们村的食堂里,天天吃肉。”

  “咱这两年过好了,年节能吃上肉,就满足的不行,从没舍得放开量的吃过。这两天碗里都是冒尖的肉,可算是吃过瘾了。”

  “招女婿可不是随便说的,你们小年轻的都安生的,别做非分之想。”带队的干部特意的嘱咐道。

  年轻人倒是听话,他们都说:“招女婿这事,俺们真没敢想。咱们这些远道来的,人家不摸底,能随便招女婿。

  韩屯村招女婿,和咱们哪里不一样,得捡好样的挑。听说这附近村的人,都愿意到韩屯当上门女婿。”

  “傻子才不愿意,他们村仨厂子,自己村的人不够用,在附近招了快二百的工人了。别看人家是村里的工厂,工资比县里的都高,多的能挣七八十块钱。”

  实践证明,民工没一个傻子,表现好的不止是年轻人,年龄大的更加积极,工程进度比计划提高了两倍。

  大家都会算账,有了地派车和毛驴,一天能干两天的活,工钱也是原来的两倍,一个月就能挣四十多元。

  真正高兴的是滩区的人们,村台能在二月底完工,三月和四月两月的时间,足可以赶在麦收前盖上房子,好歹有个窝了。

  韩屯村的男劳力,天天晚上聚在食堂里,商量建房的事情。这次国家统一垫村台,打乱了村里原来的宅基,建房前必须重新划分。

  不论原来各家宅基的多少,国家是按照每户半亩的标准垫的,除去街道和胡同,每家的宅基也就剩四分了。

  大伙还是喜欢悠悠家原来的院子,前后院把人畜分开,干净又卫生。可那种院子最少得七分的宅基,差了快一半的面积。

  韩屯村子小,为了安全国家超标给垫的村台,也才六十亩,除去公用的面积,每户也足够七分。

  可以后孩子成亲就没宅基地了,各家不仅男孩子多,大伙还想给女孩子招女婿。

  村台方方正正,以后自己想垫都困难。不止是工程量大,安全就是个大问题。即便是挨着村台垫,也是最外围。

  “老骡子”最先提了个建议:“悠悠家的宅基就是请民工垫的,今年民工干活快,咱们想多要宅基的兑钱请民工给帮忙,咱也按照国家的标准给钱。反正三月也是春闲,民工们回去也是闲着。”

  她这里开了个头,想多要宅基的还真不少,有的一家多要俩处,全村竟然多出来五十多亩。

  宝山的奶奶亲自报名再要两处宅基,她说是给四栓和五断姐妹俩准备的,让这俩孙女以后都招女婿。

  “以后,俺宝山有仨姐姐帮衬着,也不算是独一了。”

  韩道伟大致的算了一下,村台高7.5米,一亩村台就是五千方土,按照黄委的价格,每方土0.15元,一亩村台就是750元,一处宅基大约0.8亩,需要六百元。

  即便是现在的农村,家里有六百元存款的人家,也算是富裕户,伍佰元钱就能盖一处三间砖瓦房。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