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5章 村台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您说的比照着防台垫,咱从村西开始,高低也好掌握啊。”

  韩道村也说:“我和俺大爷想法一样,咱们从村西开始垫。”

  韩道存的奶奶和韩玉臣的母亲,妯娌俩吵闹了一辈子,至今关系紧张。可道存和玉臣爷俩关系挺好,韩道村事事紧跟堂大爷的步伐,真应了那句老话:上阵父子兵。

  韩志杰本来坐在后面,他站起来大声的说道:“俺辈分小,本来没俺说话的份。不过俺觉得该说下自己的看法:俺也觉得垫宅基该从村西开始。

  大伙想啊,村西的道路和防台一样高,从村西开始卸土是高到低,从村东开始卸土就是从低到高了,忒费劲了。”

  韩道伟站了起来:“志杰说的对,今天咱老少爷们坐一块,一起商量村里的大事,大伙有啥想法都说出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大伙集思广益,咱村才能过的更好。”

  韩道法说:“二爷您老别让了,咱就从村西开始垫。”

  夯接着说:“俺家住在西边,也觉得从村西垫好,从高往低倒土省大劲了。”

  看大伙都争着发表意见,援朝舅舅站了起来:“大家听我说一句,国家黄委刚做出决定,年后二月开始,给滩区村庄垫村台,每户半亩的宅基。咱张集公社是试点,先行一步,过了年滩区就得扒房子清理宅基。”

  大伙一听,都愣住了。二爷先问:“援朝,村台是咋个说法?”

  援朝舅舅笑着回答:“二爷,您老就是看的远,村台和您说的一样,全村的宅基连成一片,比照着防台的高度。国家不能让滩区的群众,发一次洪水盖一次房,村台可以彻底保障滩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爷激动的说:“共产党领导的好,时刻想着咱老百姓。张集公社滩区的村庄十多个,都垫村台得多大的工程,比七五年黄河复堤都大。”

  援朝舅舅连连点头:“二爷说的对,筑村台工程量确实大,一个张集公社的十七个滩区村庄,就调用了临水地区的北五县,为时二个月才能完工。”

  得知年后垫村台,大伙的议题从建房子转到了拆房子上。拆房子不难,全村人的住宿成了大问题。

  村台两个月的时间垫起来,就到农历的三月底了,五月初就该收麦了。盖房子就四月份一个月的时间,一家的院子主房加配房,最少得十天的时间。二十个建筑队同时开工,全村的房子才能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建成。

  韩屯村最多能凑出两个建房的班子,其他的都得请其他村的建筑队。关键是整个滩区的村庄都集中在四月份建房,建筑队也难找。

  垫防台的这俩月,全村六十多家,村里的公用房根本安排不开。再说了,现在和发洪水不一样,服装厂和卫生室的房子都有用途,根本腾不出来。

  还是二爷先说话:“村里的房子不够,咱就搭窝棚,别的村大冬天都是在窝棚和地窨子里熬过来的。过了年天就暖和了,住几个月的窝棚不算啥。”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