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4章 数钱手抽筋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积大,大家伙还是怕麦收后粮食降价。再说了,新粮下来也得有家什放啊。气死鼠是好,可房间里没地方了。

  现在,各家又三间房子就不错了,结婚的儿子分家另过,父母大多给准备两间正房一间厨房的院子。千斤的气死鼠水泥大缸,最多放四个。

  现在,家里的孩子多,户均人口4.7人,哪家都有五千多斤的存粮,新小麦下来,存粮都是问题。所以,人们都想在节前卖一部分小麦,过个好年。

  一千斤小麦,就能卖三百元钱,一百元够全家过个富足年,剩下了钱能添置个自行车或缝纫机,家里多了个大件。

  还有,大家也怕韩屯年后小麦的收购价降低。有句俗语:粮食不过分,过分土拉变黄金。说的就是贩卖粮食的差价超过一分钱,粮食里夹带的土坷垃都能变成金子。

  麦收前,小麦的价格掉到二毛八,比现在的价格低了二分钱。韩屯村的面粉厂,日加工量50吨,每斤二分的差价,就是2000元,每月6万元。

  韩屯面粉厂开业五个月,每月的利润才10万元。

  大家的心里都有数,因此,过了腊月二十,来韩屯卖小麦的反而多了起来,数量也大。面粉厂只好增加了收购点,收购加入库,一直忙到二十九。

  服装厂交货的算是正常,可几乎所有的加工点,在交货的同时,把年后加工的服装也拿走了。

  好多加工点,过年也不休息,一天三元多的加工费,在这时算是高收入了,人们舍不得耽误。

  要不是悠悠的电子商城这个强大的后盾,服装厂真的难以运行。

  腊月二十九的晚上,韩屯村的村干部熬了一夜,总是是把一年的帐算清楚了。经历了洪水的肆虐,村里的收入依然达到了二千万。

  一千万用于分配,人均三万一千元。今年,村里娶媳妇招女婿,加上新生的孩子,尽管悠悠一家7口的户口都迁到京都,村里的人口还是增加到326人。

  中秋节期间,部队和外来人员较多,再说各家也不缺钱,村里就没分配。

  黎明前,韩道伟摔着胳膊,高兴的说:“这到年底算总账,可真累人。没想到俺秀芹姑说的数钱数到手抽筋,咱还真办到了。”

  喊道存接过来:“哥哎,俺天天数钱数的手抽筋,不过心里高兴。”

  就连悠悠也没想到,这后世人的至高名言,提早了七十多年,在这小村庄竟然成了真。

  几个村干部熬了一夜,可没料到,村民却不愿意领钱。大家都说:“这房倒屋塌的,钱领回家放哪都不放心,还是村里给存着吧。”

  “是啊,领回家也用不着,还不够担心的。”

  “咱有这空还不如商量一下年后盖房子的事,今年啥都反常,腊月二十二就打春了,咋还这么冷,滴水成冰,正晌午都不化冻。”

  “看这阵势,头十五是别想动土了,俺想把宅基先垫五尺再盖房子。亏得咱村有拖拉机碾压宅基,垫了就能盖,要不最少得过个夏天,经几场雨辙瓷实了才能盖。”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