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7章 产业园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来,人们给孩子卖衣服,也学会看牌子了,都喜欢买振华牌的衣服。

  李保国成了各地批发商的香饽饽,胜男舅妈也成了供销系统的大腕,他们手里有货源啊。

  鉴于滩区受灾严重,姥姥加大了鞋垫和绣球门帘的收购量,给滩区的群众提供个挣钱的门路。

  滩区的妇女有的是空闲时间,做这些针线活,简单易行,找一些不用的废布,打成袼褙,用自家织的老粗布,买些绣线,就算齐备了。

  这次上水,把衣服被子都泡坏了,洗干净打袼褙倒是有布料了。没有粗布,一尺棉布够做五双鞋垫的,一双鞋垫的本钱不到一毛钱。

  做鞋垫每人一个月也能挣二十多元,起码够买一家人购粮证上的粮食。

  购粮证是国家发放的平价粮,粗粮每斤0.07元,细粮每斤0.13元,每人一个月30斤,细粮占30%,其他的是粗粮,30斤购粮证用不了3元钱。

  做鞋垫简单,农村里的妇女,上至七八十的老人,下至十来岁的孩子,基本上都会做。一家人有两个做鞋垫的,每个月就能挣三四十元钱,可以维持基本的生活。

  有了做鞋垫的门路,滩区的妇女,地位无形中提高,男人看孩子做饭,给妇女腾出时间,做针线活。

  家里的事情刚安排妥当,京都的林爷爷就来电话催。让姥姥去京都主持大局,京都的产业园以初步完工,进口的机器也陆续到达,工人也初步培训完毕。

  10月底,一家四口再次进京。林爷爷见到他们,就兴奋的说:“夫人,您这眼光可真是好。咱们的产业园,在京都是头一份。俺虽然没出过国,可俺看过国外的电影,国外的大公司也没咱的好。”

  产业园指挥部的同志中,有出国考察过的。他们一致赞成林爷爷的说法:“我们出去过,专门考察国外的企业。咱这产业园,确实比他们的好。”

  进入震宇公司产业园,悠悠为京都的魄力感到震惊。不到半年的时间,产业园建设全部完成。

  高大的厂房和仓储园区,全部是钢架结构。四层楼房的生活区,一排排,一栋栋,排列整齐,漂亮的外墙漆,和京都建筑裸露的水泥墙形成鲜明的对比。

  整个产业园,道路平整,环境优美,让悠悠恍若回到了后世。

  厂房内,大部分的机械已安装调试完毕,工人已经到位。京都市政府给特招了百名技术人员,老中青相结合,组成了产业园的研发团队。

  据林爷爷说,这些技术人员中,老中属于技术精英,青年是刚毕业的优秀大学生。这些设备的顺利安装,多亏了他们。

  这些人见到姥姥,两眼放光,纷纷给姥姥提要求:“董事长,咱产业园的这些机器,是真先进啊。您继续和他们商讨一下,最好在技术上也给我们些支持。不通过合资公司,这些设备和技术,我们根本接触不到”

  听了他们的话,悠悠暗自庆幸,庆幸自己这次没在设备上动手脚。泱泱大国,天子脚下,人才济济,悠悠这次可没敢作弊,一切都按自然规律进展。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