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8章 半自动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并且极大的减轻了养猪场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伙房的旁边,新建了个浴室,也是用沼气烧水。每天的晚上7.00——9.00,村里人可以免费洗澡。

  洗澡堂只对本村人开放,外来人员一律不让进。别的村都提议让韩屯收费卖票,村里人没一个同意的,主要是没功夫伺候他们。

  一张澡票二毛钱,一天一百个人洗澡,才二十元钱,得占用两个劳动力,沼气供的上,水电都得用钱,得不偿失。

  村里人自己洗澡,只是晚上的时间,伙房的人兼顾一下,就可以了。

  石庙村没分开的两个队,也跟着占了光。韩屯村猪场旁边,就是他们队里的地,趁机建设了和韩屯一样的养猪场,猪场使用的电,也是用的韩屯村的。

  农大专家回去的时候,他们也派了几个人跟去,去农大的养猪场学习。

  这次和农大合作,韩屯村算是进入了农大的视线。开始,他们是看在援朝舅舅的面子上,毕竟自己的学生有出息,也是学校的骄傲。

  可是亲临韩屯后,他们对韩屯村来了兴趣。80年秋天,全省一窝风都把土地分到了各家各户,农大找个成方的示范基地都困难。

  看到韩屯和石庙不仅保留了原来的生产队,并且没有分开的打算,还是县里的种子繁殖基地,他们也决定把学校的示范基地设到这里。

  最令村里人高兴的是农机基地,农机系里的各种农业机械,韩屯都感兴趣,村里有的是资金。

  以前没有购买渠道,现在有了机会,韩屯自己出资,把学校推荐的农业机械都买了回来。

  不仅有收割机、播种机、脱粒机、耕地机、粉碎机,还有和这些机械配套的大型拖拉机。光是这些机械,就花费了接近一百万元。

  有了这些机械,虽然离农业自动化差距很大,但是基本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最大程度的节省了劳动力。

  现在农机多了,村里专门成立了农机队,婕格的四哥志杰被大伙推选为农机队队长,他们去农大学习了半个月,基本上掌握了这些农业机械的使用和简单维修。

  村里原来加盖的车库,全部都用上了。这次扩建,韩屯村总共支出了接近伍佰万元,村里的存款一下子支出去一半。

  村里的格局也大体的稳定下来,45岁以下的男劳力大部分在肉食厂。45岁以上的分成两部分,分别在养猪场和农业组干活。

  村里的一千二百多亩耕地,全部是小麦大豆种植模式。十亩瓜园十亩菜园,主要是分给自己村里的人吃,再就是供应村里的伙房。

  其他的杂粮和棉花,加一起一百亩地,平时是农业组的人管理。三秋和三夏农忙季节,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

  年轻的妇女肉食厂20名,其余的在服装厂,年龄大的除了看孩子,还可以给服装厂干零活。

  即使是七十多岁的老年妇女,也可以给服装厂绞线头,每个月挣个十五二十的,比在家纳袜垫强些。

  农机队的十个人,都是肉食厂的工人,地里有活计,就临时抽调出来。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