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4章 抓机遇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回去了。

  再说了,她们干上二年,技术学到手,年龄大了回家结婚,也在家办个织布厂,一举两得的事情。”

  罗新华听了他们的意见,那叫个高兴。和考察团的同志,就招工事项反复商议。

  这次招工以年轻的女工为主,工资分基本工资和计件工资两部分。每月基本工资50元,计件工资上不封顶。

  振华电子厂现在的计件工资,最低的每月也超过了50元,高的达到了80元。

  免费住宿,吃饭问题姥姥他们采纳了悠悠的提议,实行包餐制,每人每月上交10元的伙食费,工厂统一提供自助餐。

  工厂的住宿和餐饮区,都是单独的区域。环境优美,四人间的宿舍,每个都有自带的卫生间。

  考察团的同志开玩笑说:“韩书记,你把我留下吧,这条件比咱地委的都好,工资高还管吃住。”

  援朝舅舅和临水地委,一天打了好几个电话,及时汇报这里的情况,特别是招工问题,得到了临水地委的大力支持。

  最后决定:临水地委在振华公司设立一个驻厂办公室,主要协助振华纺纱厂管理临水的工人,兼顾临水在深南的有关事宜。

  比如,临水收音机厂,准备派工人来振华电子厂,学习收录机的生产技术。其实也是简单的组装,核心技术国内还掌握不了,技术引进光靠临水地委可是办不到。

  悠悠倒是能办到,她可不敢逞这个能,万一引起国家的注意,即使浑身是口,也说不清楚,自己还是小心点好。

  再说了,后世的机械化生产能力强大,比人工可是强多了,在商城里订制配件,比起在现实中生产,还是比较划算的。

  还有,援朝舅舅他们决定回去后,分批的组织县和公社的领导来深南考察,首先让领导干部开阔眼界,解放思想。

  至于经费,这次的考察团做出了榜样,来时多带些钱,只是购买布匹,就能挣出来。

  悠悠听了他们的话,对他们直竖大拇指,这些人思路奇特,可是非常实用。

  住深南办公室,另外的任务就是创收。王处长自告奋勇,要求担当重任。

  他信誓旦旦的保证:“韩书记,今年咱地委的福利,我包了,保证让大伙月月拿奖金。

  说起来都寒心,这两年工矿企业谁都有奖金拿,就咱地委机关,过年连几斤点心都发不起。

  原来吧,还能发几斤油票和肉票,去年拿着肉票买不着肉,和废纸一样,同志们都有意见。

  大伙都说,别的单位发猪肉和油,咱发废纸。让人听了那个别扭,想起来都寒心。”

  罗新华对临水地位设立驻深南办事处,特别的热心。在震宇工厂区,迅速给给临水驻深办,单独收拾出来一处办公室和生活区。

  特别是生活区,吃住都有,能同时容纳百人的接待规模,方便以后临水的人员来深南参观考察。

  最难得的是,办公室里安装了电话,方便驻深办随时和临水联系。

  住深办收拾妥当,就让考察团的同志集体搬了过来。把大伙感动的,一致表示,回去后立即给振华公司招工。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