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5章 红裙子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版登载了一篇有关北京早期服装市场的稿件,题目是《北京流行黄裙子》。

  文章中写道:“对行情反应灵敏的个体服装摊贩,迅速推出一批黄裙子。在西单夜市上,放眼望去,一排排黄裙子有如一丛丛盛开的黄玫瑰……”

  一篇报道迅速瓦解了红裙子统治的天下,女性着装进入了红黄并存的鲜艳时代。

  似乎是一夜之间,有些大城市全城的人都流行穿红裙子、黄裙子,你不穿就显得过时和落伍。

  各式各样的红黄裙子成了80年代中期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女性的时髦装束。

  没有想到,现在刚进入八十年代,红裙子就进入了深南市场。经历了五六年的时间,才在全国流行开来。

  现在,比较出格的款式和颜色,在人们的意识里,统称为奇装异服,思想上不自觉的就产生了抵触情绪。

  除了红裙子,还有蝙蝠衫和喇叭裤,蝙蝠衫也是乔其纱布料,喇叭裤则是涤纶的。白色的喇叭裤,配上红色的蝙蝠衫,还真是好看。

  不过在农村还是肥大宽松的衣服比较受欢迎,各种鲜艳的颜色倒是比城镇容易接受。

  这些衣服的价格,在悠悠眼里,都是暴利。一件红色的连衣裙,批发价在35——45之间。半身的红裙子,也在20元以上。即使红色的童裙,也买到了20多元。

  蝙蝠衫和喇叭裤的价格,都在20元以上。

  比起深南市场上乔其纱和涤纶布的价格,这些衣服的价格不算太离谱。有问题的是那些布料,那才是暴利产生的关键。

  悠悠在商城里订制了大量的各种乔其纱,以深南市场上一半的价格,给罗新华发了过去。

  同时,订制了各种红裙子、蝙蝠衫和喇叭裤,价格只是深南市场价格的20%,不过却是以深南价格的三分之二,让三舅妈和李保国销售。

  各服装厂还是以的确良衣服为主,这些比较适合广大农村群众穿着,销量依然较好。

  朝霞舅妈的军属服装厂,从最初的30多人,一个月的时间就扩大到100多人。也从爱军舅舅的一个团,扩大到附近的其他团部。

  效益还是比较可观的,做好的衣服,也在本地批发了出去。朝霞舅妈在服装厂借了两个军属,专门负责批发的事情,也是震宇公司设在那里的一个分公司。

  两个军属的工资,按照国家的标准,奖金按照服装厂的最高额度,全部由震宇公司支付。

  部队和韩屯村不同,部队为了支持军属的就业,从场地、物资、资金上大力支持,工资也是按照国家的标准发放。

  缝纫机是部队统一购买的,因此军属就业不用受缝纫机的限制,只要会用缝纫机就行。

  部队服装厂赚的是加工费,朝霞舅妈也是使用的计件管理制度,计件和奖金挂钩,奖金占工资的一半。多劳多得,多的二十多元,少的只有几元钱。

  奖金加上工资,收入高的达到了60多元,少的也快40元了。就这服装厂的收入,还能剩下近半数的加工费。

  导致在其他岗位上工作的军属,都想跳槽到服装厂上班。部队只好也提高了她们的补贴,才算稳定下来。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