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3章 试订单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哪来的车啊?”

  “这车是深南市给震宇公司的指标,本来是上海的小轿车,悠悠嫌小轿车底盘低,土路上开不了,就换了辆吉普。”姥姥给他们解释。

  胜男舅妈说的话和三舅一样:“姑,您可真大胆,咋啥都听悠悠的啊,这么远的路,您们俩就敢自己开车回来。”

  悠悠故意的臭显摆:“妗子,您放心吧,我技术好着那。再说了,开车比火车还快,两天就回来了,中间还休息了一晚上。”

  胜男舅妈还是不放心,特意的嘱咐姥姥:“姑,以后再去深南,还得坐火车去,可不能再开车了。”

  姥姥爽快的答应了他们:“好,听你们的。这次主要是悠悠想把车开回来,我们娘俩就没坐火车。”

  悠悠开车去了回民的个人饭店,去吃羊肉火锅。北方的12月已进入寒冬季节,吃火锅正合适。

  吃饭的时候,姥姥给援朝舅舅详细的谈起,收购手工鞋和绣花鞋垫的打算。

  胜男舅妈听了,就觉得这是个好项目。她问姥姥:“姑,这可是个好门路,适合所有的家庭妇女,就是不知道您要多少,要是全区妇女都干这个,数量可就大了。”

  援朝舅舅接着说起了临水地区的情况,临水地区856万人,妇女占人口的一半多接近430万,能做针线活的妇女预计有200多万人。

  现在,家庭副业项目很少,这一点从广大农村妇女,几乎人人掐辫子就能看出来,掐辫子一个月最多收入3元钱。

  每人二天做一双鞋垫,一天就是100万双,一元钱一双价格不高,可是一个月就得3000万的投入,按照每年五个月的农闲季节,最少得1.5个亿的投入。

  悠悠听了援朝舅舅的话,顿时奥特了。自己虽然有智脑这个古今通,可还是对现实情况了解不够,和这个时代严重脱节。

  这也和自己这世的身份有关,毕竟只是个九岁的农村女童,年龄和见识都受限制。

  本来,自己还为年收入超亿元而沾沾自喜,结果只是一个小小的家庭手工项目,就差点磕干自己的老底。

  姥姥倒是不担心资金的问题,她知道悠悠的空间里,现金都快过亿了,还有震宇的亿元货物及振华的收入。

  她老人家担心的是货源太多,悠悠的电子商城里卖不出去。这可不是小数目,牵扯到上亿的资金。

  姥姥对援朝舅舅说:“援朝啊,当时俺们只是订下了价格,具体的数量没定。听你这么一说,还真是个问题,我还得和他们重新商议。”

  胜男舅妈提了个建议:“姑,要不您在咱张集先试下,这里面也好多事那。这些是手工制品,质量和款式及规格都有区别。”

  援朝舅舅赞同:“姑,胜男说的对,年前,您就在张集先干着,要是数量不大的话,估计张集一个公社就能完成。”

  姥姥接受了他们的意见:“好,我回去就在张集先试一下。”

  吃过午饭,胜男舅妈就催着姥姥去看货物,她吃着饭就向姥姥打听深南的情况,对姥姥带回来的商品充满了期待。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