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章 福本子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般会采用扇形构图,这与当地的实用情况有关,这些作坊一般会在夏天印画制作扇面,而在冬天或者不需制扇时装订福本子。

  福本子一般被用来夹放鞋样、绣花花样、缝补绣花用线等等女红物件。另外,福本子作为民间夹放女红的实用工具,延续的时间较长,从清代、民国以至文革之前还都在使用。

  动乱期间,福本子被当成“四旧”收缴烧毁,作坊关闭。不过分散在千家万户的福本子仍有许多留存。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福本子慢慢被人们遗失,存世的相当稀少,被收藏家逐渐重视,从乡间进入研究者和收藏家的视野,列入文化遗产,价格节节攀升,还闯进拍卖的行列。

  看到这些,悠悠就动开了脑筋,怎样才能将福本子这一文化遗产拯救进自己的空间去。

  第章小矮人,车轱辘,不会干活也喜人

  “悠悠,还要花鞋不?”大妗子的问话打乱了悠悠的深思,思路马上转换到美轮美奂的绣花鞋上。

  “要,要。”悠悠连声回答。

  “我也要。”迪迪永远是姐姐的跟屁虫。

  姥姥和舅妈又在福本子里找花样,比来比去因悠悠的鞋小,舅妈给智慧准备的花样都太大不合适。

  “别比了,我找小老妈妈绞几个吧。”姥姥不让大舅妈再翻找。

  “姑,我做饭去,咱吃了饭再去。”

  “我给你抱着孩子,你做饭去吧,不用做我们的,你妹妹在家做了。”姥姥抱起智茹走了出去。

  几步远就到了小老妈妈家,原来是二爷的堂弟韩徳库家。“大奶奶,忙啥哩?”姥姥进大门就高声问道。

  “秀芹来了,你有啥事?”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应声从堂屋走了出来。

  悠悠仔细的看着她,面容姣好,个子娇小,身高绝对不足一米五,想到姥姥说的“小老妈妈”,悠悠乐不可支。

  “请您给绞两个花样子,您有空不?”

  “有空,,你要啥样的。”

  几人进了屋,小老妈妈顺手从桌子上拿过一个福本子,打开让姥姥挑花样。又接过姥姥手里的信纸,两张对齐铺在光滑的木板上,用剪子尖熟练的满纸乱戳。针尖大的小孔把两张信纸连在一起。

  悠悠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在福本子上,这本的插画是民间故事《老鼠嫁女儿》的连环画,简朴的线条把故事情节生动活泼的表现出来,鲜艳明快的色彩渲染着热烈喜庆的情景。

  姥姥和小老妈妈商量好了花样子,拿出悠悠的鞋样比了下大小。小老妈妈左手拿纸右手掂剪,随着双手翻飞,碎纸飞落,大约一分钟的时间,一个花样子绞好了。

  接着又绞了几个,梅花的,菊花的,海棠花的,牡丹花的,蝴蝶的。看的悠悠眼都直了,又一民间高手,堪比后世剪纸大师。

  “姥姥,还有我的。”迪迪急的跳脚。

  “对,赶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