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7章 联产承包责任组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组也没法分,毕竟只有三辆拖拉机。

  另外,三个组还得大小差不多,拖拉机现在可是个大件,它限制了韩屯村分组的随意性。

  大伙议论了半个多月,别的村都分完了,就连石庙这么大的村子,也分完了,韩屯还没议出个头绪来。

  公社里急了,连着派了两个工作组,帮着韩屯分组。可是越了解越麻烦,里面的问题越多。

  鉴于援朝舅舅的面子,他们也没敢硬压。时间长了,韩屯村的村民,反而不当回事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大伙都怕耽搁工作。

  这千亩地才收多少东西,肉食厂和服装厂才是韩屯的根本。大伙现在根本不把地里的收入,当做一回事。即使韩屯繁育麦种,每年人均多收入500元钱。

  到了后来,大伙基本就是一个说法:“咋着分都行,分好了给我们说一声。”没一个主动出来组合的。

  村支部好成立,生产队的原班人马,改了个称呼就行了。舅姥爷从韩队长,又成了韩支书。

  新成立的村支部,被公社里催的没办法了,就出了个馊主意,抓阄决定分组。

  大伙一听,都不同意,关键是都有各自的想法,就像韩玉臣的大娘就不想和他分在一个组。

  抓阄大伙不同意,让大家自由组合也没人愿意出头。大伙整天忙绿着,后来就没人提分组的事了。

  最后,公社里也没办法了,和县里汇报了韩屯的情况,县里专门派了个工作组,在村里住了一个星期,找群众谈话大伙都嫌耽搁事。

  有人被问烦了,就说:“俺们村这样挺好,干嘛非得分开啊,俺乐意还是老样子,您们回去吧。”

  有样学样,韩屯村的人最后基本形成了共识,这样在一起挺好,不分组了。

  为了韩屯分组的事,援朝舅舅专门回来了一趟,可是大伙已经铁了心的不分组,他也没办法。

  韩屯分组的事,就这样搁置了下来,这也是全县唯一的不分组的村庄。

  随着联产承包责任组的实行,和工分挂钩的好多事情都有了新变化。

  首先是社办老师,生产队解散了,自由组合时大伙都不愿意要他们。确实,六七十人的组,谁愿意养个拿全勤的老师,再者社办老师对组里的生产没一点帮助。

  毕竟社办老师是少数,最后全县出台了一个新政策,社办老师的工分补助取消,和代课老师享受相同的工资待遇,不过由各村自己解决,各生产组兑钱解决。

  其次就是集体企业中的合同工,原来他们也和社办老师一样,享受全勤的工分补助,集体企业每月发放几元钱的补助,现在也没工分了。

  效益好的企业,每月能增发一部分钱。效益差的,就直接把人解散回家了。

  还有就是各公社的林场,其实大部分是果园。大的上千亩,小的几百亩,原来的工人都是从各村抽调的,用工人数较多,是按十亩地一个工人安排的。

  几十上百个工人,林场可负担不起。所以,林场留下了部分技术骨干,大部分人被下方回村了。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