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8章 提拔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爱国舅舅高声喊道:“悠悠,去给舅舅找挂500头的鞭炮,我得点了庆祝一下。”

  舅姥爷赶紧阻止:“千万不能放,这和慧慧考学不一样,对援朝影响不好,不能让大伙说咱张狂。”

  虽然没放鞭炮,中午还是做了两桌好菜,全家人在一起庆贺了一番。舅姥爷没用让,自己就喝高了。

  尽管家里人低调,可是援朝舅舅提拔,当上了地委副书记的消息,还是很快的传了出去。村里人都来祝贺,说援朝舅舅这是当了五品知州,张罗着让舅姥爷摆庆祝宴。

  舅姥爷还是没答应:“现在是新社会,国家给他压担子,是让他更好的为人民服务的,不是让他当官做老爷的。”

  8月2日,援朝舅舅才带着全家人回来了,把事情的经过给家里人说了个明白。

  七九年,鲁省基层组织改革,为了便于管理,公社人口控制在5万以内,洪城县原来的18个公社,重组为25个公社。

  配合公社重组,自上而下,干部队伍也进行了调整。党的干部“四化”标准正式施行。

  省委明确规定:地区和县级班子中,必须配备一名35岁以下,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有大学学历的优先考虑。

  看到省委的文件要求,县委班子的年轻干部人选,李书记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援朝舅舅。援朝舅舅今年29岁,大学学历,是全县最年轻的公社书记,成绩更是突出。

  材料上报到临水地委,就引起了领导的注意,地委的班子的年轻干部还没人选。

  因为是第一次执行“四化”标准,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结果符合条件的干部还真不好找。

  文革十年,造成了干部任用的混乱,以农民干部、革委会干部和部队转业干部为主。这些干部中,年轻的不少,可是有学历的不多。

  有学历的领导干部,都是文革以前的大学毕业生,年龄超过了35岁。

  国家从69年开始招收工农兵大学生,72年才开始毕业,到79年短短7年的时间,别说正科级的了,就是副科级的也不多,县级的干部根本没有。

  现在,创办村级企业,可是个新鲜事,也是国家大力号召的事情。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大家都没有经验,援朝舅舅的做法可以说是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地委派来的调研组,公开的任务是考察张集公社的村办企业,没公开的任务就是专门考察援朝舅舅的,厅级干部的选拔可是大事。

  调研组回去后,地委领导几经考虑,还单独找援朝舅舅谈了话,不过援朝舅舅不知内情,最后才确定了下来。

  报到省委后,省委的领导也非常重视。因为,其他地区上报的大部分是团高官或大专院校、大型企业的年轻干部,来自一线的干部就援朝舅舅一个。

  省委也派专人来张集考察过,他们是以参观人员的身份来的,连县里都不知道。最后,还是活生生的事实说服了他们,援朝舅舅的认命下来了。

  这次的干部选拔,年轻干部、知识分子干部,大多数都是越级提拔任用的。也就是这个特殊时期,改革开放刚开始,一切都在摸索阶段,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