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2章 空调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舅一抬头:“姑,你这是装的啥顶棚,真好看。怪不得凉快了,这木板就是比草席隔热。”

  悠悠听了爱国舅舅的话,还真有些道理,天花板还真是能起到隔热作用。不过,绝对没有这麽好的效果。

  房间里放着好几种水果,都是在自家的院子里摘得。晚熟的杏,早熟的苹果、梨,还有应季的桃、李子和葡萄。水桶里凉着西瓜和甜瓜。

  爱国舅舅他们把带来的东西放好,姥姥也把西瓜切好了。大家坐在院子里大榆树下的石桌上,吃西瓜解渴。

  大舅想起75年来卖西瓜,感慨的对姥姥说:“姑啊,那年来卖西瓜,俺们几个除了跟着您吃过几顿好饭,无论再晚,也没舍得在外面吃过一顿饭。”

  智慧姐吃了两块西瓜,拿了个洗净的白桃,进屋学习去了。

  中午,大舅妈做的午饭,辣子鸡、烧牛肉、香菇油菜、凉拌黄瓜、西红柿鸡蛋汤,也是四菜一汤的标准。

  舅妈来的时候,带来了自家喂养的小公鸡,现杀现吃。现在天气热,食物不能过夜。

  下午,智慧姐去看考场,大舅和大舅妈都跟着去了,悠悠也在后面跟着。咱是小孩,可以光明正大的到处跟着玩。

  不过,他们先去了一中西面的棉厂。现在不是棉花的收购季节,厂里非常安静。

  舅舅在路上,买了4个大西瓜,装在自带的麻袋里,放在自行车后架上。

  县里安排张集高中的考生,集体在这里吃住,住在棉厂的还有另外三个公社高中的考生。

  张集高中对这次高考非常重视,校长亲自带队,高二各科的任课老师都跟来了。全校就两个高二班,每班四十个学生,加上复读的,127名学生参加高考。

  张集高中占用了棉厂的三个空闲车间,女生一间,男生两间。屋子里根本没有床,地面上放着一些木板,上面铺着席子,学生自带着铺盖,师生都在棉厂的食堂吃饭。

  像智慧姐这样家长陪着单独居住的,只有少数的几个人。有的考生在城里有亲戚,他们在亲戚家借住。

  爱国舅舅给师生带来的西瓜,切开很快就吃完了。然后校长亲自带着大家,一块去看考场,棉厂和一中中间隔着西城墙,不足二百多米的距离。

  这次去看考场,感觉和七七年大不一样。考生的年龄普遍小了,最大的也不超过30岁,再没有带着孩子来看考场的了。

  从79年开始,国家做出明确规定,考生最大年龄限制在25周岁。个别超龄的考生,即使瞒报个三五岁,也不会差的太多。

  老三届的学生连着考了二年,至此算是彻底的告别了高考的舞台。

  各学校对高考都非常重视,老师带着学生,逐个的认考场,看座位,班主任拿着本子笔,把每个学生的考场都记的清清楚楚。

  看完考场,大家在一中的教学楼西面,统一的集合,校长讲了些注意事项,特别强调了安全问题,就解散了。

  学生们结伴去逛街,顺便买些生活和学习用品。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