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8章 精品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供应厂里用水。有了水塔,厂房、学校、卫生室和养猪场,都安装了简易的自来水,村里人稀罕的都跑过来看。

  拧开就“哗哗”出水的自来水,让全村人看的眼热,大伙纷纷要求在家里安装自来水。

  村里的干部商量了几次,最后决定还是等肉联厂有了收益,再给全村安装自来水。

  建筑平房简单,二十多天,厂房就建好了。接着就是进机器,安装设备。等一切安置到位,就到了麦收季节。

  麦收前一个月,韩屯村通往大堤的路面终于露了出来,可是塘子坑里还得有一米多深的水。整整两年的时间,滩区的村庄总算有了出路。

  韩屯还是县里和公社来人帮着收麦,大家这是第四年来韩屯帮忙,亲眼见证了村里的变化。不少人感叹:韩屯村这样,应该算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吧!

  村里的养猪场占地十亩,全部是砖瓦的猪舍,里面喂了二百头母猪,一千二百多头肥猪。因为安装了自来水,养猪场非常干净。

  村里还有条编的副业,大伙的空闲时间,就用来干条编,每天都能挣五六毛钱的加工费。

  村前的塘子坑里,鸭子和鹅成片,水面上不时的蹦起一条鱼,离得近了,就能清晰的看到水里游动的鱼,数量相当的多。

  学校、卫生室配备齐全,村民上学看病都不用出村,家家户户都通了电。

  高大的房台上,栽满了果树,麦黄杏挂满了枝头,虽然稀少,不过个头较大,桃树和苹果树也挂了果。

  说起今年的小麦,长势那叫个好,麦秆粗壮,麦穗整齐,麦粒饱满,到处一片金黄,真的达到了撒土不落。

  韩屯村本来就是粘土地,喂的猪多,地里施用的优质农家肥就多。今年又用了新的小麦品种,追施了两次氨水。全县的小麦生产现场会,就在韩屯村开了两次,县里的农技人员,预计单产是三百公斤。

  县委李书记亲自坐镇,县农机局今年进了两台收割机,这次都带了过来。村里人算是开了眼,拖拉机带着收割机,过去就是一米多宽,割下的小麦整齐的摆放在一边。

  有了这两台机器,再加上前来帮忙的二百多人,韩屯的1100亩小麦,两天的时间就收完了。

  五天过后,小麦打完了,产量也出来了。今年韩屯村的小麦真是大丰收,亩产高达620斤。不过,村里人并不喜,关键是县种子站要全部收购,当做麦种,尽管是有偿收购,价格和集市上差不了多少,0.30元一斤。

  可是,这样的价格,在集市上根本买不了麦子。即使是麦后,集市上的小麦,也得0.32元一斤。别看差这二分钱,一百斤就是二块钱。

  村里去年人均700斤小麦,今年的产量比去年还高,算起来每人相当于少收入二十元钱。二十元钱在现在来说,算是大数目了,相当于其他村庄一年的收入。

  对于韩屯村来说,二十元钱也不算什么,可大伙的心目中,还是粮食重要,几百斤的小麦全靠买,大伙还是舍不得。

  村里的群众议论纷纷,大家都说:“亏得去年的棉花地种的是老麦种,不然,今年想吃口白面都难。”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