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9章 七七年的高考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淘的,悠悠把自己收购的废纸都浏览了一遍,一本也没找到。

  哎,别人穿越了,进到废品仓库,淘到的都是好东西,孤本、名画,自己把县里的废纸都买了,就淘到些”福本子”。

  不过,咱的利器是电子商城,还有强大的智脑。废纸堆里的烂书本咱不稀罕,咱在电脑上下载新的。

  说干就干,一会的功夫,悠悠就找齐了全套的《数理化自学丛书》,用彩色打印机打印出来,和原版的分毫不差。

  大年三十一大早,石庙村就有人来买东西。姥姥忙活起来,就忘了考学的事。缺什么东西了就喊:“悠悠,找去。”最后,悠悠干脆就待在代销点里,给她们帮忙。

  姥爷对胜男舅妈夸悠悠:“这孩子记性好,她不在家,我找东西得翻半天。”

  舅姥爷看孩子,主要是看志新。大舅和三舅里外的忙,大舅妈和爸妈做饭,智慧姐烧锅。悠悠抽空就跑到孩子堆里玩一会,还不敢跑远了,玩一会就得回来看看。

  中午饭分了两桌,堂屋一桌,里屋一桌。每个桌子上都是二十个菜,肉菜没人抢,孩子们先把青菜抢光了。今年的饭桌上除了芹菜,多了蒜菜、蒜黄、蒜苗、青椒、豆角和黄瓜,这些大部分是悠悠从自己的商城里拿出来的。

  临水今年建了几个玻璃温室大棚,里面种了反季节蔬菜。虽然数量少,有些品种都不一定下来,不过,只要有就好说,起码东西有出处。

  三舅吃着青菜,感慨的说:“姑,侄子佩服您,咱地区就那几棚青菜,俺参观的时候,都没捞着尝一口,您这样样不拉的买家里来了。我估计,地区的领导也不一定有咱吃的全。”

  姥姥想起饭店活计的话,就说:“这有什么啊,俺拿猪肉换的,三啊,县官不如现管,卖给国家价格低,再说了,他们也不给猪肉啊。”

  今年过年,二舅一家由于孩子小,没能回来。不过桂金的丈夫周胜英回来了,二舅让他捎回来2瓶茅台酒,今天就喝了一瓶。

  看着悠悠的馋样,爸爸偷偷的让她喝了一小口,结果又喝呛了,大伙笑的那个欢快。

  孩子们吃饱就跑出去玩了,只有智慧姐和志远一直跟着吃,舅姥爷看着疼的不行。

  “这俩孩子肚里缺油水,个子倒是高了,不过比原来瘦多了。爱国,年后多给你岳父家送些麦子,你们的不够,从俺家搬,正长个子的时候,不能亏了孩子。”

  大舅妈脸上挂不住,开学的时候,爱国舅舅一次给了五百斤麦子,俩孩子再能吃,也足够了。

  “爹,不用送粮食,俺娘家一大家子,不能单独给俩孩子开伙,有咱送的五百斤麦子,比别人家吃的强多了。不过没法和咱们村比,更别说咱家了。”

  周楼河堤外的耕地,被挖了塘子坑,没法种了。堤里的大部分是沙土地,还有些盐碱,只能种地瓜和棉花,今年村里就没分小麦。

  舅妈她们送去五百斤小麦,全家能不时的改善下生活,就是好的啦。

  要是以前,智慧姐晚上在姥姥家住,白天可以回家吃饭,志远吃住都可以回家。今年由于得绕路,来回得八里路,志远也就住到了姥姥家。

  不止是志远,村里三年级以上的,都是在亲戚家住。石庙村更远,今年,他们村上初中的都辍学了。

  石庙绕路到向阳联中,从原来的三华里,成了现在的七华里了。初中没有伙房,也没住宿的地方,教师和代销店的工作人员一块吃住。

  他们村分的麦子少,多的也就是二百斤,虽然每月有三十斤的购粮证,让孩子多带口粮去住亲戚,还是舍不得。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