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9章 大胆生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三十五,抓紧点还能生俩。”

  “大一号”拍着肚子,“俺听你们的,把肚里的这个生下来,争取再生一个,最好能生俩儿,这样就一家一个了。”

  简单的一句话,把俩大娘给高兴的,就跟伺候老奶奶似的,俩人都去扶“大一号”。

  “你个缺心眼的,有你这样的吗,这肚里怀着一个,还没轻没重的。”

  “大一号”大大咧咧的:“俺原来不都是这样,到生也没耽搁干活。”

  “傻孩子,你也不看看自己多大了,还当自己二十多那,今后得注意点了。”俩大娘嘴上说着男女都一样,其实还是盼着她生个儿子。

  原来,他家的孩子吃的多,俩大伯家没少帮他们。可是在那自己也吃不饱的年代,帮的程度也有限。现在,吃喝不愁了,他们就动了要孩子的心思。

  特别是看到柳编的收入,大伙动要孩子心思的不少。条编女孩子手巧灵活,优势就突显出来,十五六的女孩子,比个壮劳力编的都好,收入也高。

  因此,现在生男生女都无所谓了,妇女们少了心里负担,怀上就高兴。今天这家传出喜讯,明天那家媳妇怀上了,整个韩屯村喜事不断。

  桂莲每次听到各家的喜讯,就会流露出忧伤的神情,不出意外,她的孩子也该会跑了。

  每当这时,张留根就劝她:“别难过了,你把身体养好了,就是不会生了,还有咱狗剩,没儿咱抱孙。你要是身体垮了,那咱可是真没希望了。”

  由于发洪水,悠悠爸爸比较悠闲。入冬以后,部队来了辆吉普车,把爸爸接走了半个月,回来才知道,去给老首长治病了。

  爸爸归来时,带回了一大箱24瓶茅台酒,把悠悠兴奋的,看的两眼冒星星。当然,价格再高她也不会拿到商城去卖。悠悠的原则是,好东西留着自己用。

  好日子过的特别快,转眼到了腊月初八,悠悠家的腊八粥放了十几样的杂粮,大舅妈从早上五点就开始熬,到六点半,整整熬了一个半小时,满院子的飘香。

  过了腊八节,年味就重了,今年队里提前结算,腊月初九就把钱款分了下去。今年和以往不同的是,钱款是按人口和工分双向分配的。簸箕柳是村里的共同财产,柳编的钱款,个人已经得到了收入的一半,剩下的按人口分配。

  村里每人分了120元钱,一个工值1.30元,除了四户孤寡老人,最少的人家也有五百元,多的一千五六。

  大伙那个高兴啊,手里编着,嘴上调侃:“怪不得叫富业啊,这东西就是来钱快。比咱种地挣钱多,还不累。”

  村里人又来找姥姥,还是让她帮着买过年的衣服。妇女们都看好了,舅妈她们穿的唐装棉袄,想着做上一件过年穿。

  关键是做唐装棉袄用的布太多了,大家一年就那么多的布票,还得给老人孩子做衣服。冬天的衣服还好说,可以用粗布做。夏天就必须去供销社扯棉布,粗布太厚,穿上热的受不了。

  做一件活面的棉袄除了织锦缎,还得用十五尺棉布,两个人的布票都不够,光有钱没布票也买不到布,公社里还真没见有倒卖布票的。

  再说公社的供销社也没织锦缎,大伙也不可能都去县城买,就想让姥姥给捎回来。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