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3章 进入1976年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悠悠穿什么都好看,俺头一次发现,自家做的棉裤袄,比买的衣服还好看。”

  四位老人留在家里说话,大舅领着大家去村里拜年。这时天才刚亮,悠悠跟着转了一圈,忍不住扶额。

  天,全村几乎统一的服饰,只有老人和六岁以下的孩子有点特色。

  男人一律涤卡的干部服,年纪大的灰色,年轻些的蓝色。妇女都是风衣加条绒裤子,七八岁以上的孩子人人一身运动服,幸亏现在没有撞衫一说。

  大家看到悠悠爸那个热情,争着打招呼:“吴医生,过年好。”

  看来,有本事的人啥时候都是受欢迎的,爸爸这块璞玉被韩屯村的人挖掘了出来。

  舅妈和妈妈的唐装袄在妇女中引起轰动,大家围着她们,研究着棉袄的做法,很不得马上做一件,穿在身上。

  大部队回到悠悠家时,四位老人已经到家了,坐在堂屋里,接待来拜年的村里人。

  悠悠家的代销点外,围着一群孩子,乱哄哄的喊着:“该开门了。”

  姥姥看到大伙都来了,就让爱国舅舅点了一挂鞭炮,打开了代销点的大门。孩子们一哄而进,挑选着自己喜爱的东西。今年,村里的孩子拜年钱都多,不再是一毛二毛的,大部分都得了一块钱。

  男孩子喜欢的是玩具,女孩子主要买头绳和发卡,很少有买零食的。年前,几乎所有的人家都称了一斤糖块,给孩子们解馋。

  悠悠家的院子里站满了人,大伙都围着舅姥爷和援朝舅舅说话,只好把屋里的凳子都搬出来,让大家坐在院子里,屋子里实在坐不下。

  去年大伙沾了养殖的光,今年准备接着大干。各家收割的苜蓿都没用完,足够吃到新苜蓿长出来。因此,大伙都准备正月里就开始喂猪。

  特别是看到张留根喂的猪,半年就长到了二百斤,大伙的干劲更足了。这样,小猪秧就紧张了。“大一号”已经放出话来,她家的猪秧子今年不卖了,都留着自己喂。

  去年,队里的猪仔就是援朝舅舅联系的,今年大伙都想让他帮着买。援朝舅舅干脆拿了个本子,把各家要的数量记下来,和队里的一起,去大型的猪场购买。

  队里去年留了十八头母猪,年前已经配种了,到四月就能产仔了。不过大伙可等不到那时候,还是得买猪秧子。

  大年初一,石庙村的人来了一拨又一波,都年初一了,大家还来买衣服,准备走亲戚穿。关键是,他们村喂猪挣钱了。

  周楼村也有来的,买衣服的就很少。三舅妈不解的问:“姑,俺咋觉着,现在村里人比工作人员还舍得花钱。”

  舅姥姥告诉她:“现在的工作人员,也不一定比咱村的人趁钱,谁有钱都会花。”

  中午,还是两桌菜,不过换了地方,堂屋一桌,男的在那里吃。餐厅一桌,是妇女和孩子。

  一直到正月十六,两家都是在一起吃的,就连早饭也在一起。顿顿两桌,天天大鱼大肉,都是白面馒头。舅姥姥每次吃饭都说:“俺就是做梦也不敢想,还能这样过日子。”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