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9章 大干一场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套红的。再要4000条裤子,黑蓝各2000条。”

  姥姥听他说完,迟疑了一下。问他:“兄弟,你算过吗,这些货得多少钱?”

  李保国踌躇满志,“姐,俺们商量好了,都有办法,您就放心吧,赶紧给兄弟催货,最好能在腊月前发过来。”

  玉玉跟着说:“姑,俺再要男女袜各5000双,10000条纱巾,500袋头饰和500袋扣子。”

  “行,送衣服时给你带来。”

  看时间不早了,姥姥对他爷俩说:“兄弟,今天就这样吧,俺得去搭车了。”李保国说:“那好,这是买家具剩下的3500元钱,您拿着,还有,您把这肉捎上,俺专门给您要的。”

  李保国从他骑来的三轮车上,拿下来一个大臀尖,还有一个没剔骨的羊肉。

  姥姥看着他:“兄弟,你这肉也忒多了,俺把羊肉捎走,猪肉你带回去。”

  玉玉说:“姑,您带走吧,俺爸今早找人杀了头猪,一点也没卖,都留着那。”

  李保国说:“姐,往后天冷了,您熏点腊肉放起来,过年正好吃。”

  姥姥说:“兄弟,得有十来年没见熏腊肉的了。行,姐都要了,今年熏些腊肉吃。”

  李保国爷俩走了,悠悠娘俩也赶紧去搭车。

  到了张集刚下车,就看见援朝舅舅在车站等着。“姑,还真叫大哥猜对了,您还真是去了县城。”

  姥姥问他:“你回家了?”

  “没有,大哥来给俺送肉,告诉我的。”

  姥姥骑着援朝舅舅的自行车,娘俩赶紧回家了,已经是下午四点半了,一会天就该黑了,冬至是全年白昼最短的一天。

  回到家里,妈妈已经做好了晚饭,等着悠悠娘俩回来。爸爸坐着剁肉馅,下午刚分的牛肉。

  韩屯村人少地多,为了弥补劳动力少的缺陷,队里喂的耕牛也多,每年都有退役的耕牛。队里就趁着过冬至,把退役的牛宰杀了,分给大家包饺子。

  退役牛年老肉硬,很难煮烂,剁碎做饺子馅正合适。这里的习俗是冬至的早晨要吃饺子,有“冬至吃饺子安耳朵”的说法。

  孩子们唱的顺口溜就有:冬至不吃饺,耳朵冻掉了。

  牛肉再老也是荤腥,附近村里的人,都眼气韩屯村,每年的冬至,大家都能吃到牛肉饺子。而且,可以连着吃上几天。

  黄牛的出肉率一般是50%,耕牛体型较大,都在千斤左右,一头牛能出500斤肉。

  韩屯320口人,每人能分一斤半肉,现在的家庭人口多,那家都分几斤肉,掺上些萝卜菜,够吃好几天的。

  晚饭还没吃完,两个舅妈就来了。大舅妈进门就问:“姑,您几点到家的?见援朝了吗?”

  二舅妈说:“娘让俺们过来包饺子。俺先把面和上醒着。”

  昊昊他们三个洗干净手,也跟着包饺子。悠悠想包,姥姥不让:“你看好迪迪就行,别跟着添乱。”

  迪迪围着案板打转,瞅着机会就抓两把,大家光顾着他了。悠悠趁机抓了把面块,拉着迪迪到一边去玩。

  悠悠用面块当橡皮泥,领着迪迪捏动物。小兔子、金鱼、猪头,面块用完了。迪迪跑过去,又回来了,小手里抓着几个面积子,满眼里都是得意。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