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章 正月十五蒸花糕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馍都带着香甜味,吃起来还有种浓浓的枣香味。碗口大的花糕,悠悠自己就吃了一个。

  姥姥溜了满满一篦子的花糕,一顿早饭下来,就剩下了两个。

  昊昊满足的捧着肚子提建议:“姥姥,咱也在院子里栽颗枣树吧,晒了枣咱也能多蒸几回花糕吃。”

  姥姥笑了,“傻孩子,咱差的不是枣,是白面。再说,这院子是队里的,栽啥树得队里说了算。”

  吃过早饭,姥姥和妈妈就忙了起来。先准备饺子馅,把辣萝卜、粉条剁碎,将过年特意留下的一块半斤来重的熟肉切成碎丁。

  锅里放了两勺油,放入葱姜沫爆香,加进熟肉丁翻炒到肉里出油,将萝卜粉条倒进锅里,加上盐和花椒面拌匀,扁食馅调好了。别看只有半斤肉,闻着却挺香。

  油撇子比铜钱大不了多少,中间有个浅浅的窝,两次也舀不出一汤匙油。

  姥姥还说这就是大的了,有的人家铜钱中间的孔里插个木棍当油撇子用,根本舀不住油,也就能沥拉点油星。

  接着淹腊肉,过年剩下的五六块熟猪肉大约有三斤,放锅里煮了一滚,捞出晾干四周抹上细盐,放到小口坛子里封好口,据姥姥说腊肉可以放到三伏天。

  中午用煮过肉的汤加上白菜粉条和绿豆面丸子炖了一锅菜,这是过年后第二次炖菜。悠悠的仓储园区里虽然有各种美食,但一没机会独处,二不愿自己吃独食。现在一碗清汤白菜,香的悠悠舌头都快吞进去了。

  下午,妈妈和了好大一块白面,“咋这么多?”悠悠不明白。

  姥姥给悠悠解惑:“这是今晚和明早两顿的饺子面,正月十六小年下,吃了明早的饺子新年就算过去了,三十剩馅十五剩面。”

  姥姥和妈妈俩人包饺子,看到哥哥学着包,悠悠也喊着要帮忙,姥姥让她摁剂子,迪迪跟着捣乱,被悠悠用手抹了一脸的面粉,还乐得裂着嘴,像戏台上的小丑,惹得一家子笑个不停。

  刚包了一会,桂花三姐妹就来了,进屋就上手帮着包,桂花吩咐四妮桂萍:“给迪迪洗干净脸,领他上街玩去”。

  姥姥也洗了手,跟着来到街上。悠悠见状,麻溜的跟了出去。

  大街上,货郎车又来了,被大人孩子紧紧的围着,生意挺红火。

  悠悠挤了进去,这次多了过十五的烟火。小手指大的红蜡烛插在筷子长短的竹签上,十个一把一毛钱。旗火(钻天猴)有大小两种,都是二十个一把,大的两毛钱,小的五分钱。半尺高的土花五分,小点的二分。滴滴筋一分钱两把,一把五根。

  有小孩子的人家多少都买上一些,让孩子高兴的过个年,也就是花费一毛两毛的。没钱也可以用鸡蛋、乱头发和烂鞋底、废铁换。

  姥姥买了一把红蜡烛,一把小旗火,两个小土花和两把滴滴筋,一共花了两毛钱。

  回到家里,扁食已经包好了。姥姥拿出几张彩色的点心包装纸,领着三妮、四妮扎花树。

  三妮跑出去,在外面的柳树上折了两个二尺多高的枝杈。姥姥把彩纸剪成条,挂在树杈上,花花绿绿的彩条飘荡着,还真是名副其实的“花树”。

  接着,姥姥又用秫秸(高粱秸秆)和彩纸扎了两个花姑娘,臂挎花篮,篮里装了几朵棉花,把花姑娘挂在花树上。三妮和自家一家一个,插在院子里的粪堆上,意在希望棉花丰收。

  天还没黑,人们就早早地吃了晚饭,聚集在街中心,拿出自己家买的烟火集中燃放。

  几个土花一起燃放,场面也挺壮观,好似火树银花撒满天,高的有两米多。

  放旗火还是需要技术的,会放的点着一撒手,“嗖”的一声直直的上了天;不会的一撒手,架吗溜斜(一溜歪斜)地就出去了,慌的人群急忙躲闪,引起阵阵惊叫声。

  小孩子举着燃烧的蜡烛,稍大点的孩子凑上去点燃滴滴筋,甩动着划圈,一朵朵小火花飞下来,可以用美丽来形容。

  高兴的笑脸,欢快的人群,给新年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