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真真_半妖与半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一年夫子一同跟我走过红衿院所在的那条街望着门口的红灯笼,说那地方恰似荷塘。我起初只以为那是夫子的溢美之语,因为夫子不是一个以出身论贵贱的俗人。那红衿院里亭亭玉立的姑娘们,可不就是那长于淤泥中的莲花?可后来我才明白荷塘里不止有莲花还有淤泥之下的藕。那一节节雪白的藕可不恰似累累白骨?”

  岑深听着桓乐的叹惋,心情微妙。作为一个纯现代人,他对于青楼的概念大多来自于各种影视剧。

  它有时是各种案件的发生地,有时是文人骚客们饮酒作乐的场所痴男怨女轮番登场,一个又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在这里上演。所有人都知道它的本质是罪恶的可许许多多人仍然心存向往。

  桓乐即将要说的故事一定也不是个美好的故事,岑深想。

  但此时没有多余的时间让桓乐追忆往事他迅速指了指四楼东北面的角落里,道:“看到那个被红纱挡住半边身子的人了吗?就是他。”

  岑深遥遥望去,看到了那个婀娜的背影黑发如瀑、红衣似火一截藕臂裸露在外,指尖挑着身旁某个酒鬼的下巴光看背影便让人想入非非。

  “她是谁?红衿院的姑娘?”岑深蹙眉。

  “不他是个男的,没有姓,只有一个名,唤作真真。”桓乐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静,“他是院里某位姑娘生的孩子,因为男孩子不适合在那种地方生活,所以从小到大一直作女儿打扮。还有……他是个半妖。”

  闻言,岑深心中一凛。

  桓乐小心留意着他的表情,继续道:“只是他的病症比你要重得多,所以长到十五六岁的模样便去了。他做了鬼,却不曾离去,没过几年院里便开始出现客人无故失踪的案子。起初只以为是人走丢了,京兆尹去查,也没查出什么名堂,尸体找不到,红衿院所有人也都有不在场证明。可是后来,街头巷尾忽然多了个传闻,说红衿院里有个冠绝长安的花魁叫真真,美人如玉隔云端,引得无数人争相前往,想一亲芳泽。”

  “可红衿院没有这个人。”岑深道。

  “没错。真真是真是假,一时成了谜团。可有人信誓旦旦,说曾在红衿院中惊鸿一瞥,甚至画出了他的画像。画像其实只有三分相似,可也是一个佐证。后来事情越闹越大,大理寺插手,发现所有失踪的人其实都是妖怪,所以案子便移交到了朱雀台。”

  桓乐还记得那时的盛况,明明是一桩涉及到无数条人命的案子,可就因为冠以“美人”之名,便成了津津乐道的佚闻。

  许多人甚至心存幻想,觉得那些失踪了的人并没有死,他们只是留在了真真身边,似所有话本里的好运书生一样,获得了美人的青睐。这无疑是一个过于烂漫、甚至愚蠢的猜想,可在那样的太平盛世里,纸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