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24章 移藩(2)_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24章移藩(2)

  大明推动海外移藩的难点,政策的持续性,群体的抗拒性,利益的复杂性,局势的多样性……

  上述的这些问题,倘若不能得到妥善解决,那推动海外移藩就是妄想,甚至强行推动起来的话,会给大明造成一定的混乱。

  如果能有效推动起来,好处也是多多的,有效减缓土地兼并,推动航海业发展,构建海外屏障,引导领域产业建设步伐,改变闭关锁国的旧思想,逐步筹建汉文化圈……

  崇祯皇帝深思熟虑之下,想到了一套可行方案。

  “启禀陛下,经查,北方诸省承袭的郡王爵,共计有218家。”

  骆养性收敛心神,拱手作揖道:“另,守孝未敕封者,暂空缺的郡王爵,有37家,经锦衣卫的秘密调查,仅北方诸省的各地郡王府,名下实控的土地,就高达千万余亩良田,基本上与各地的亲王府,实控的土地持平……”

  听取着骆养性的汇报,崇祯皇帝神情愈发凝重,明初时期,定下的这套宗藩体系,已不再是拱卫大明的有效机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演变成蚕食大明元气的弊政。

  分封制,郡县制,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一直都是争议的国策,从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个朝代的走向。

  孰好孰坏。

  直到内务府和理藩院的大臣,被召进宫来。

  相较于海外移藩,其实对绝大多数宗藩群体,他们只想待在本土,毕竟和大明本土相比,海外就是蛮荒之地啊。

  等到南洋诸国的疆域和海域,能真正归属中央执掌,治下不存在宗藩群体,那崇祯皇帝谋划的海外移藩,才算初见成效了。

  处在封建专制的环境下,站在皇帝的角度,自家人的可靠程度,要远比外姓者要可靠的多,不过相对应的来讲,可靠归可靠,但是必要的防备,还是会有的。

  治理一个庞大的国朝,本身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任何决策性的问题,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

  递进移藩。

  崇祯皇帝很清楚这些人的想法,所以他要灌输‘政治欺骗’、‘政治迷惑’的思潮,在逐步推动海外移藩的过程中,安抚住这批宗藩群体,确保大明本土境内不会混乱。

  压茬移藩。

  就南洋诸国的疆域,将大明的宗藩群体,全部都塞进去,在崇祯皇帝看来,也是绰绰有余的。

  “臣等遵旨。”

  崇祯皇帝倚靠在龙椅上,环视殿内聚集的群臣,朗声道:“朕觉得触目惊心啊,难怪说国朝的赋税,一直处在那样的水准,原来很多土地,都变成了不可收税的性质。

  一句话,谁敢将这些事情泄露出去,扰乱到国朝的安稳,社稷的稳定,那他就是大明的罪人,朕绝不会轻饶!!”

  很矛盾。

  崇祯皇帝不想评论什么。

  与此同时,这一批批移藩的群体,都会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