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48章 辽东诸港(2)_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48章辽东诸港(2)

  对外开海通商的海贸红利,让崇祯皇帝尝到甜头,鉴于当前所处复杂时局,土地兼并依旧严峻,特别是对江南诸省的掌控,呈现持续下行的衰减大势下。

  崇祯皇帝想要改变格局,掌握一定的主动权。

  既要给国库开辟新财源,又要聚拢累日增多的破产群体,还要减缓粮食荒的威逼,就必须在不过度触犯‘土地所产’这一基准线,扩大围绕海贸的诸多布局。

  别看大明的朝堂上,存在不少江南籍官员,以维护所代表群体的利益,然藏在大势之下的,却是南北对立的基调。

  大明江南诸省的富庶,超出寻常人想象。

  不管是流通的银子,还是发展的工商业,亦或窖藏的银子,都是极为庞大的存在。

  反观大明北方诸省,受吏治腐败、频生灾情、建虏叛乱、蒙鞑寇边等多重挤压,所表现出的总体发展趋势,是经年下行的衰败格局。

  倘若崇祯皇帝能在未来几年,以北直隶为核心基本盘,带动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北方诸省,通过一批对外港口进行倾销,深化推动原始工业化,逐步调整产业构架,逐步推动税改,完善各项制度新规,那所面临的格局就彻底逆转了。

  路要一步一步地走。

  想要在这等复杂大势下,走这样一条此前没有走过的路,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局,必然是极多的。

  “陛下是想在辽东治下,像天津这样开设港口吗?”听闻天子所讲的这些,陈延生渐渐明白过来,说出心中所想。

  “不错。”

  崇祯皇帝点头道:“朕打算在秦皇岛、锦州、金州等处,筹建起一批港口,对准天津发展内向海贸。

  通俗些来说,就是泛辽东的这批港口,不对外、只对内,以此满足辽东治下,对粮食、棉布、盐、茶、铁等各项所需。

  等这批港口筹设起来后,针对戍守辽地各处的大军,不再直接调拨粮食、棉布等各项所需,将全部折现成‘新制钱’,谴派专门的押解队伍,运输到辽东督师府名下。

  日后涉及辽东各军的粮食、棉布等各项日常所需,将由辽东督师府去统筹购进,这样可以减轻中转过程中的漂没和贪腐。

  仅仅是上述的这些需求,就可以吸引不少大明海商,带领着名下船队,通过直隶境内的天津港,赶赴到辽东各处港口。”

  陈延生:“……”

  天子所说的这些构想,倘若真能逐一落实下来,那所带来的格局变化,无疑是翻天覆地的。

  所存漂没和贪腐,仅在辽东会被砍掉多半。

  内向港口的发展,会逐步繁荣和发展起来。

  承接所需的天津,将趁此风口进一步壮大。

  朝廷所定新制钱,将逐步的扩大流通范畴。

  辽地崩坏的吏治,将逐步推动收窄和整顿。

  “陛下,倘若是这样的话,只怕朝野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