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9章 西夷北上(2)_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9章西夷北上(2)

  对待大明以外的地域,一个较为普遍的想法和看法,便是和上朝天国相比,那都是蛮荒未开化之地,纯粹没有必要兴师动众。

  南洋诸国也好。

  印度半岛也罢。

  亦或者欧罗巴。

  甚至临近大明的朝鲜,乃至隔海相望的倭岛。

  在大明主流的思想里,就是心生蔑视,就是物产贫瘠,大明地域辽阔,又何须理会他们呢?

  但是恰恰在上述这些地域,不管金银铜这等贵金属矿藏,还是价格不菲的香料等物,亦或者两熟,三熟的稻谷等等,那其实都是大明所需要的。

  明明雄踞神州这等宝地,明明有着诸多理由,可先于欧罗巴各国一步,甚至数步,在南洋诸国展开贸易,展开开拓,可偏偏受小农经济思想的左右,受儒家思想的禁锢,导致这一切都没有任何进展。

  封建体系下的王朝,儒家思想的那套理论,的确能确保天下的长治久安,但背后带来的弊端同样也很明显。

  “孙卿所说的这些,朕有想过,但是并不担心。”

  崇祯皇帝放下手中奏疏,撩了撩袍袖,开口道:“就现阶段的大明,仅天津一地,对外开放了海禁,还是以中旨的形式开放。

  孙卿,你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吗?

  别看朝中的官员,包括地方的其他群体,个个都张口动摇国本,闭口动摇国本,可真要叫他们,或者背后的人,尝到甜头,那事情的性质就不一样了。

  天下熙熙皆因利来,没有什么,比金银带来的影响更大,哪怕是朕这位大明天子,同样也不能免俗。”

  孙传庭沉默了。

  对天子最后所讲之言,他心里再清楚不过了,叛乱,灾害,仅仅是这两项,每年耗费国朝太多银子。

  从崇祯二年的建虏寇边,到时下这个时期,折腾出多少事情,虽说国库所存困境,受一些政策的变动,得到较大的缓解。

  但若是没有天子内帑支撑,想叫大明在这等混乱时局下,能相对平稳的渡过,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

  “朕想要打破垄断,想在天津形成新的垄断,即海上贸易!”

  崇祯皇帝站起身,缓步向前走着,正色道:“江南,是我大明最富庶的地域,但暗藏的问题,却也是最多的。

  朕用了几年的时间,才慢慢理清楚,才慢慢悟明白,这背后所代表的复杂利益网。

  各种由头的偷税漏税,各种形式的逃税,甚至是抗税,无一不再表明一点,国朝对这个地域,实际掌控是很差的。

  孙卿可曾知晓,大明在海禁一事上,是反反复复,可实际上不管是禁海,还是开海,在江南沿海地带,存在着极为庞大的私下海贸。

  大明的茶叶、丝绸、瓷器等物,那在大明之外的疆域,可是价值千金的奢侈品,只有最富裕的那一部分,才能享受的啊。”

  孙传庭:“……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