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2章 增补东江_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奉旨外派的四卫营,时下正押解着查抄所得赃银等物,在归京的途中。”

  崇祯皇帝倚靠在龙椅上,看着军机处的诸大臣,平静道:“李卿所领的钦差队伍,在山西追责肃贪事,也做的差不多了。

  山西那边的局势,算是趋于稳定了。

  吏部有司,对所缺的官员,也都逐一进行了增补。

  你们军机处这边,对此次立下战功的儿郎,尽快草拟一份授赏奏疏,呈递到御前来。”

  王洽、周延儒、王在晋几人,都流露出惊喜的神情,在当前这种局势下,四卫营提前返回京城。

  这代表着山西的态势,算趋于稳定了。

  大明治下乱的地方太多了。

  又是叛乱。

  又是灾情。

  这对朝中的那帮大臣来讲,特别是涉及到有司的官员,可谓是顶着不小的压力,稍不留神,头上的官帽子就没了。

  王洽惊喜之余,眉宇间流露出些许落莫,不敢抬头去看天子。

  想起前些时日,他呈递请辞奏疏,虽说天子并没有怪罪,然这心里多少有些踌躇。

  “山西民乱的事情,解决了。”

  崇祯皇帝看了眼王洽,继续说道:“这对国朝社稷来讲,是好事,至少没叫流贼叛乱事,进一步的扩大。

  时下陕西那边,是怎样的情况,通过先前呈递的军机要务,诸卿家的心里,也都是一清二楚。

  国朝所遇难事依旧很多,朕希望诸卿家,在军机处这边,能够切实为社稷虑,为朕分忧,做好份内之事。”

  “臣等遵旨!”

  王在晋、周延儒他们,当即作揖行礼道,唯有王洽有些踌躇,慢了半拍,但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对先前出现的集体请辞事,崇祯皇帝并没有放在心上。

  毕竟这般多大臣,闹出这样的事情,无非就是想以此表达不满嘛。

  现在能供他驱使的良臣,包括大批底层官员,都是极少的存在。

  在这等暗潮汹涌的局势下,该装糊涂就要装糊涂。

  倘若什么事情,都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那要不了多久啊,这大明朝廷就彻底停摆掉了。

  甚至于说所更换掉的那批大臣,单论职业操守的话,还不如现在这批大臣呢?

  比烂嘛。

  这是大明的常态。

  “行啦,说完山陕的事情,咱们说说辽东局势吧。”

  崇祯皇帝站起身来,撩了撩袍袖,朝悬挂的辽东舆图走去,说道:“虽说这陕西等地治下,云聚诸多叛乱的流贼,扰乱地方秩序,意图颠覆大明统治。

  不过真要论及危害性,还是肆虐辽东的建虏,对我大明的统治,要更大一些,毕竟建虏八旗之强,那都是有目共睹的。”

  跟随过来的王洽、周延儒、王在晋几人,盯着眼前的辽东舆图,陷入到沉思之中,显然是在思索天子所讲。

  从新任东江主帅,刘兴祚率部乘船渡海,奇袭建虏窃据的辽南一域,取得了自崇祯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