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6章 请永废矿税_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特设理藩院一事,特别是夺了有司发放宗禄职权,关键是理藩院尚书一职,是承袭英国公爵的张之极出任。

  这对朝中文官的刺激,不可谓是不大啊。

  在这短短半年多的光景,大明发生的事情太多了,不管是朝堂上,还是地方上,接踵不断。

  特别是朝堂之上,一位不听规谏的皇帝,乾纲独断所做出的事情,对那些守旧的文官来讲,是无法接受的,是内心感到惶恐的。

  皇权和臣权的交锋,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皇爷…出事了。”

  王承恩捧着一摞奏疏,快步走进东暖阁,眉宇间略带慌张,作揖道:“内阁韩爌、周道登、何如宠、钱象坤,军机处王洽,户部左侍郎……”

  本伏案忙碌的崇祯皇帝,放下手中朱笔,冷峻的眼眸,看向王承恩,那脸色难看到了极致。

  “这是商量好的,集体请辞,来胁迫朕啊。”

  崇祯皇帝冷冷道:“去,把韩爌他们几人,给朕叫来,还有那王洽,朕倒是想要看看,他们要干甚么!”

  “喏!”

  王承恩忙作揖应道。

  在大明的官场中,常有主动上疏请辞之举,有真心的,有邀望的,不管是哪一种,对大明天子,都会根据实际考虑,或恩准,或驳斥。

  像天启朝的方从哲、叶向高,先后担任过内阁首辅,便做过这样的举动。

  不过前者是被东林党算计,利用红丸案,在朝发动弹劾攻势,要倒掉方从哲这位浙党巨擘。

  后者是被纷杂朝局所累,在激烈党争之下,采取类似绥靖那般的态度,史无前例的先后递数十道请辞奏疏,直到天启四年才被恩准。

  那一年,恰恰是阉党势起之时。

  ‘果然是这样,朕就知道朝中那帮文官,肯定不会坐以待毙的。’崇祯皇帝神情冷厉,看着那堆请辞奏疏,心里暗怒。

  ‘这般多的高官集体请辞,要说没有事先商量,要说没有自发行为,那断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什么党争啊。

  这分明就是皇权和臣权的碰撞。

  大明天子,老实当文官想要的吉祥物,那他们彼此间,才会放心党争,争取各自的利益。

  可是一旦没了这个前提,那他们又会自发的团结起来,不,不应该算是团结,应该是各自的天性!’

  大明虽然不像赵宋那般,喊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口号,但却有‘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之实。

  一方面不喜朝中党争,坏掉吏治风气,一方面又离不开读书人,这种较为被动的局面,算是叫崇祯皇帝第一次领教到了。

  为做好自己谋划的事情,在给内阁戴上紧箍,行责任制和追责制,又明确任期后,崇祯皇帝是逐步给内阁放权了。

  只要不涉及钱粮的事宜,不涉及晋升的要务,一般内阁票拟的意见,崇祯皇帝看过以后,都会叫司礼监批红。

  只是崇祯皇帝没有想到,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