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8章 苏伊士运河_狂野北美18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的股份,也许是一部分。

  运河董事会将会重新审议股权和利润分配方案,公平的对待新股东参与建设。

  我相信这将法唐两国亲密合作的开端,法兰西政府将会给予各项便利,促成双方紧密合作,共同完成这一宏大工程。”

  “这是件有利益又有荣耀的好事儿,朕同样对此深表期待。”李察微笑着回应道。

  既然和法国人说好了,那这件事就成了大半儿。

  为什么这么说呢?

  那得从历史上看,1517年,奥斯曼帝国入侵埃及,用强大的武力征服了埃及,使埃及成为其下属的一个行省,奥斯曼帝国对埃及几百年的统治由此开始。

  从16世纪初开始,奥斯曼帝国便向埃及行省派驻总督,实施牧民统治管理。

  时间到了十九世纪,默罕穆德·阿里成为新任总督后雄心勃勃,不甘寄人篱下,意欲摆脱奥斯曼帝国对埃及的控制,并试图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

  为此,他靠着铁腕手段最终清除了国内的反对者,独掌埃及的军政大权,后靠着自上而下的变革,使埃及国力日渐强盛。

  至此,阿里开始挑战宗主国奥斯曼帝国的权威。

  1831年,埃及军队向奥斯曼帝国发动突袭,力战不支的奥斯曼帝国被迫与阿里议和,埃及虽在名义上仍奉奥斯曼帝国为宗主国,但已经取得事实上的独立。

  此役之后,埃及成为地跨亚非的庞大帝国。

  所以埃及虽然名义上最高统治者是帕夏,但实际上处于听调不听宣的独立状态,腐朽衰败的奥斯曼帝国已经无法影响到埃及,整个国家呈现欣欣向荣的中兴景像。

  1839年,英国怂恿奥斯曼帝国挑起与埃及的战争,意图攫取在埃及的权益。

  但奥斯曼军队不堪一击,反被埃军击败。

  英国眼见奥斯曼帝国不堪重用,立刻撕破中立的伪装,亲自下场派军远征埃及,兵临亚历山大港。

  阿里帕夏自知无法击退英军,不得不选择与英国议和。

  1840年5月11日,

  埃及被迫与英国签订《英埃协定》。条约签订以后,埃及国门大开,成为了英国的附庸国或者说叫保护国。

  英法等国的势力大举进入埃及,埃及也逐渐成为英国等列强的原料供应基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自此之后,埃及开始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

  《英埃协定》签订后,埃及国门被迫打开,英国、法国的势力便开始介入其内部事务,而两国围绕是否开凿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运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法国是地中海国家,主张恢复旧商路,因此极力主张开凿运河。

  而远离地中海的英国,意欲依靠控制好望角而控制新航路,故积极主张修建铁路。

  在英国的阻挠下,法国修建运河的提议屡屡夭折。

  1853年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令英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