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八章 悲恸_宋时从梦华录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甚至向萧钦言还有朝中一些有经验的官员讨教兴修水利的经验,可谓是将自己的大脑视作一个储存知识的宝库。

  接到圣旨的他面容严肃的从中堂走进了书斋,青荷与绿珠看着自家郎君的背影也不禁流露出心疼。

  而杨秉只是在思索着身为知县,自己是否能够真的胜任,知县可谓是大宋最为基础的官员了。

  官职虽小可却是事无巨细大小,皆是由知县一人决策,赵恒说这是一个历练的过程,的确没错这是一个最易施展抱负的地方了。

  劝课农桑,兴修水利还有断狱平允、民无冤滥也就是百姓常说的青天大老爷,天日昭昭为民申冤。

  此时的知县是有兵权的,领一县之兵政,维持一县之治安,他的身上也兼兵马都监之职务,来兼管军事。

  对于这种结果除去初始的落差感,此刻心中却是砰砰直跳。

  不可否认的是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崇尚着那一句只要为官一任,无论大小都需尽职尽责方能不负有用之身。

  在许多人看来既然官家放了杨秉,那当然是重回太常礼院,恢复从六品秘阁修撰一职。

  可是如今却是外放地方,丢了清贵之身去了那贫瘠荒凉之地,未来可能还需经历一场宦海浮沉。

  在延福宫之时,搁在他面前的有两个选择,第一拒绝了官家的提议,凭借自身名望着书立说,待新帝继位养望数年的他重新归朝。

  第二为官一任积攒从政经验,做到真正的为命做实事,深入基层了解大宋之积弊,待日后权重位高之时横扫积弊励精图治。

  他没有任何犹豫便选择了后者,所谓的清名他不需要,那样的道德君子他不需要去当。

  因为延州民生凋敝,可能朝廷担心他上任之后没有一身像样的官府,随行的宫人递上了宫中所制的一套七品官服。

  当初科举高中之时曾经一身白袍换绿袍,如今收回一切恩赐,一身绯袍换绿袍不得不感叹命运多舛。

  这一次离别杨秉想要悄悄离去,他见惯了离别之苦,也不想亲眼瞧见那些为自己送别之人而垂泪。

  更为重要的是此行去往延州,乃是西北边境之地,穷乡僻壤民风彪悍,若不是绿珠和青荷执意与自己随往,他只愿携带吴六一人同往。

  若是自己离去的消息透露了出去,他担心盼儿也会随自己一同随往。

  所以还是瞒着她独自离开最好,让她随着自己去往那种苦寒之地他实在于心不忍。

  瞒着众人独自离开,也就没了来时的人声鼎沸走时的人走茶凉。

  于是杨秉携着随从使女在这凛冽的寒冬,呼啸的寒风之中走上离开东京的道路。

  刚刚离开府中还未至渡口,如今湖面尚未结冰水路还可通行,通往延州需要走水路转旱路。

  如今马车刚刚穿过坊巷御街,穿过宣德门看到御廊两边尚有店铺开业,路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