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七十八章 北征失利_执宰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么一定会绕过宣府城直逼居庸关,因为只要拿下居庸关就可以趁势南下直抵京师,将大明的皇城团团围住。

  这样一来还能把躲在宣府城里的明军引出来,而失去了城墙保护的明军在野外绝对不是蒙古兵的对手,大明将陷入到立国后前所未有的危机中。

  “山东都司和山西都司还能调集十几万人马,蒙古兵没那么容易攻破居庸关,他们十有**会趁机夺取大同和宣府,陈兵居庸关前。”李云天闻言摇了摇头,皱着眉头道,他担心阿鲁台想与大明化内长城而治,那么大明的京师可就要处于蒙古人的兵锋之下,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更为重要的是,大明将因此失去关外的辽东都司、大宁都司和奴儿干都司以及万全都司和山西行都司,这对大明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大明为了强化京师的防御能力,在北京城的北方以古长城为基础,修筑了两道长城防线作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屏障,即内长城和外长城。

  外长城就是人们通常所的长城,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全长一万二千七百多里,也叫“外边”或“边墙”。

  内长城可以看作从外长城上引出去的一道分支,也叫“次边”,首尾皆与外长城相连。

  长城从山海关往西进入京畿地界后,在京畿以北的火药山开始分岔,成为一上一下两道长城。

  位于上方的长城即外长城,经延庆四海镇由白河堡附近进入河北赤城县的独石口,沿西北到张家口、大同,到偏头关,最后至嘉峪关与内长城相连。

  位于下方的长城即内成城,经过居庸关(八达岭),进入怀来,入门头沟,从灵山出北京进入河北涿鹿至涞源到河北易县的紫荆关,再到山西雁门关、宁武关和偏头关,在偏头关的东边白羊岭上和外长城汇合。

  据明史《兵志?边防》的记载,内长城“西起山西老营堡转南而东,历宁武,雁门、北楼至平型关尽境约八百里;又转南而东,为保定界,历龙泉、倒马、紫荆、吴王口、插箭岭、浮图峪至沿河口,约一千七十余里;又东北为顺天界(今北京市)历高崖、白羊、抵居庸关,约一百八十余里。皆峻岭层岗,险在内者,所谓次边也”。

  其中,内长城上有著名的“内三关”和“外三关”。

  内三关、外三关是设在内长城线上的六座著名关隘,靠东侧的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称为内三关,靠西侧的雁门关、宁武关、偏关为外三关。

  这六座关隘彼此互为联动,构成一个整体,成为拱卫京都的稳固屏障。

  居庸关,位于昌平八达岭岭口(北口)至南口的峡谷中,北距八达岭二十余里,与南北两口形成重关迭险。

  十三世纪初,蒙古军进攻金国的中都,也就是大明京师北京城,金兵据险死守居庸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