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柳祖祖的传奇人生(二)_穿越之低调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占一铲宽的地,都闹得不可开交,别说征地修路了。”

  柳爷点点头说:“当年拆了老宅建小学,柳祖也是有先见之明。”

  因为修路用工不多还有闲余,柳祖一想自己也是个文化人也作过教员;再说竹千坪连个像样的小学也没有,就有两间破仓库作夜校,点了盏煤油灯在夜间扫盲。于是,就想建座小学。

  建小学村民是极力赞成的。地有,就是竹千坪大穴洞水田正中,以前开荒留下占地足有十亩全是石头的荒坡;木头,遍山头的彬树;可砖,瓦没有。

  柳祖大手一挥:拆老屋!老柳家占地九亩,三进大宅,就变成古意盎然的竹千坪小学。小学大门是柳家的集善牌坊拆迁,上面是当年横山陈文恭公所书:泽被乡梓四字。就剩下柳家后宅,当年老柳家最风光时建的祖屋,占地九十平米三间厢房的柳家家庙。

  柳爷叹口气,可惜的道:“当年太奶奶抱着太祖的神主牌,哭着骂了柳祖一天一夜。就因为这事太奶奶,身体越来越不好。太奶奶其实也知道:当时老柳家太奶奶、柳祖跟我才三口人,却占了三进大宅子。村里人口多的,早就眼红得狠,常听到要分地主田地主屋的。太奶奶也担心受怕,当年柳祖不在家时,我和奶奶两人住在老宅,不知受了多少指责,要不是柳祖在京城,怕早被人占了。我也写信给柳祖说了几次这事,柳祖让我别管,他会解决。当时真正拆老宅时,太奶奶才不要死要活阻挡,让柳祖拆了老宅,毕竟建小学还有个好名声。”柳爷接着振奋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好在当年拆了老宅建小学,后面大风大浪,我老柳家全家才能全须全尾地闯了过来。柳祖曾说过:老屋不存,大不孝也!捐资助学本是祖训,破家助学更是祖荫福泽,遇凶化吉!”

  柳腾不由佩服柳祖的老谋深算,眼光长远。

  柳爷喝完一杯茶,让柳腾倒满,再喝半杯才接说:“竹千坪上竹水库和下竹水库主体工程也是那两年修的。请了整个六通镇空闲的劳力以工代赈,我们是以红薯南瓜当工钱付了两年工钱,把水库建起来。当然镇里后面三年是发米票肉票算工分的。两个只是小型水库,却能让竹千坪村一下增加了三千五百亩水浇地。”

  “当时,整个工地热闹非凡,两班倒肩扛手夯,镇上专门拉了一根电线。上面每隔百米一个,现在少见的一千瓦电灯泡,照得整个工地一片雪白。十里八村晚上没事的作,跑到工地看这亮堂堂的西洋镜。多少人家就因为多了一口饮食,多了一道生机。提起竹千坪,谁不知道柳大队长。五年之后两个水库建起时,柳祖还被评为省劳模,到京城受到表彰,发了五一劳动奖章。”

  柳爷爷想起当年放暑假回来,看到热火朝天的景象,不由唏嘘不已:“当时,竹千坪虽有全镇最好最平坦最易浇水方便的大穴洞,但人口三千多,人多地少,人均一亩过点。土岭山头多,又种不出活人粮食,所以光棍不要太多。后来上竹下竹水库一修,水浇地一下增加了三千五百亩,人均田亩差不多上一亩八;加上山地多,光那三年,村里就娶了几十房小媳妇。就连树墩儿他跛脚的爷爷就是那年娶的他奶奶。所以说,你柳祖纵然不凭辈分,就凭活人、建小学、修路、修水库这积大德的事,在这竹千坪讲句话都叮铛响,一口唾沫一口钉,讲话有人听,威望高。”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